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

http://www.CRNTT.com   2009-05-05 10:37:15  


 
中国要寻找下一个“接棒者” 

  叶楚华:谈得很客观,不像有的地产专家仅仅把矛头引向地产商,避而不谈地方政府。 

  中国已经日益走向一种大型的开放经济体,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应有怎样的定位呢?我认为除了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技术创新和藏富于民之外,还要学习他们的“剥削”精神——把自己的富裕建立在虹吸别国的物质资源和产品的基础之上,这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 

  第三产业比重高被当做发达国家的标志,例如美国是75.3%、日本是68.1%、韩国是55.1%、法国是72.4%。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问题,关起门来讲提高某国的第三产业比重是个伪命题,一国不可能在不“剥削”别国的前提下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发达国家之所以富裕,是因为拥有垄断性的、稀缺的、无形的东西去大量交换发展中国家竞争性的低价物质产品。这就像在一国之内,城里人比农民富有,很大原因也在于城里人的产品比农民的产品更具垄断性和稀缺性,而农民只能生产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农产品。 

  中国要完成向发达国家的转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拥有品牌、技术和服务业优势,二是找到一个提供生产物质形态产品的接棒者。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中国是它们的接棒者。但随着30年的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这两个条件,接下来,在全球经济领域可以开始“有所作为”,寻找下一个接棒者了。 

  非洲会是一个好的选择。经济危机下,发达国家正在从新兴市场抽离资金,这是中国的机会。一方面,全球矿业将进入新一轮衰退期,使得以出口矿产品为主的非洲国家外汇资金更加紧缺,非洲对外资、外援的需求更迫切,这就为国内企业投资非洲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部分产业生产加工能力的富余,增加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力和压力,对非投资可大规模转移国内过剩产能。近几年,中国对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增长较快。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50亿美元。此外,朝鲜将来如果能够实行开放政策,也将产生数以百万计的上好劳动力。 

  永远不要关着门做白日梦。不走出去寻找下一家接棒者,我们永远无法成为一流国家。但要注意一点,不能将之归结为新殖民主义,也不能简单地界定为对穷国的剥削,这是双赢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也是通过接发达国家的棒来完成的,今天中国寻找下一个接棒者,是一种经济正义。因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劳动力、物质资源这些竞争性的东西,靠这些不可能要到一个好价钱。 

  宏观经济学有一个趋同理论,即世界各国的经济最终会趋同。起步阶段的经济体都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心甘情愿接受别国剥削,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会丧失这一优势,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但如果它能实现技术和品牌转型,就能保持稳定增长,这时它寻找的下一家具有劳动力优势的经济体开始迅速发展,最终,这种传递性会使得世界经济趋同。当然这种趋同仅仅是趋势,如果受到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趋同的环节就会被破坏,有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可能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