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郑永年:中国应慎防内生型金融危机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10 09:38:51 |
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等出口导向的地方经济体。中国很多地方经济体,尤其是那些内部需求导向的经济体,并没有面临很大的问题。 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西方各国的金融危机。中国有所波及,主要是中国金融系统和西方美国金融系统相关的部分,如中国购买的美国金融资产。因为被波及的部分比例极小,中国所面临的金融问题称不上危机。中国基本上免予危机,主要是因为中国金融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大力度的改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面临很大的内外部压力。当时中国银行系统制度不健全,银行决策主要由政治和行政因素主导,银行坏账比例过高。当时的西方各国对中国的银行并没有多大的信心。 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中国政府大力改革银行金融系统。很多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是处理坏账。到今天,中国银行的坏账比例极小。 其次是银行决策的市场化,由从前的政治和行政决策转向了市场导向。再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在推进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努力建设中国本身的银行和金融监管制度。 中国抵制了西方的压力,没有进行西方式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借鉴各国的经验确立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制度来规制银行的行为。 西方国家在很长时间里光批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金融改革施加了莫大的压力,但却忘记了自身的改革。毫无节制的银行自由化最终造成今天这么深刻的金融危机。 也须慎防“合理”的贪污 可以说,中国金融改革的这份成果来之不易。但也应当看到,因为金融改革的历史不长,很多金融实践的制度性程度还不高。 今天,中国的金融系统在应付金融危机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很多方面,中国的金融系统不仅要担负经济复苏的责任,也担当着政治社会责任(如社会稳定),就是说,金融系统也是政治和行政工具。 因此,如果中国的金融系统在应付实体经济危机过程中决策不当,也有可能触发本身的金融危机。或者说,中国必须预防由实体经济问题转化成为本身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已经有人在谈论西方是先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危机,而中国则是先实体经济危机而后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一发生,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出台了4万亿人民币的应对方案。这4万亿基本上用于基本设施投资和产业升级,尽管也涉及到医疗卫生和教育等,但仅仅是微小的一部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问题。 过度投资基本上会发生在基础设施方面。这次在这方面基本上延续了应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方法。基础设施建设后面存在着庞大的既得利益,他们会毫无理性地追求投资。 人们已经看到,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追求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尽管很多地方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发生危机,但也同样拼命乘这次危机的机会求得地方基础设施的大发展。这势必影响中国的政治和政策,转而又影响金融系统的决策。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