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恢复和重构台湾民众正确国家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22-12-25 00:05:48  


 
  两岸民俗文化相同。台湾的民俗文化,“处处表现闽粤风尚,事事彰显中华色彩”,譬如节庆假日、婚丧嫁娶、饮食文化、建筑风格、服装头饰等。两岸传统节日高度重合,例如都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台湾居民喜爱的地方戏和歌曲,与闽东南地区并无区别,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也与祖国大陆毫无二致。

  两岸姓氏文化相通。与大陆一样,台湾非常重视族谱和家谱的修撰,以此追寻先贤和先祖的踪迹和事迹。通过两岸族谱对接,清楚表明台湾姓氏绝大多数传承自祖国大陆,台湾姓氏目前有1989个,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是台湾前10大姓氏。

  台湾民间信仰来源于祖国大陆。明清时期,福建和广东大量向台湾移民,伴随大量移民传入台湾的还有妈祖、保生大帝等民间信仰。佛、道二教在台湾地区广为流传,并深受祖国大陆影响,譬如台湾岛内各道观主动对接湖北武当山,以能够成为武当山道家支脉为最大幸事。

  综上,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国家认同的历史建构,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是地理共存、血脉相连、历史经历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国家认同的被动解构

  不可否认,台湾民众千百年来牢固建构出来的中华文化属性和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正被台独势力以政权力量所极力推动的“文化台独”所逐步消解,并在岛内形成了占据绝对话语权的台独型社会。

  (一)岛内层面

  1、民进党“文化台独”对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逐步消解

  “文化台独”的基本内涵。民进党推进的所谓“文化台独”,是一种以确立台湾文化独立性为价值取向,以“去中国化”为特征,为“台独”服务的社会文化思潮〔10〕。就其性质而言,“文化台独”是一种为“台独”政治目标服务的文化分裂主义思潮〔11〕。其主要观点如下,一是错误的历史观。“台独”理论认为,台湾只有400年历史,台湾是一个“无主之岛”,因此,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史明是该理论主要代表,他认为曾统治台湾的荷兰、西班牙、明郑、满清、日本、国民党等政权均是外来政权〔12〕。二是扭曲的文化观。“台独”理论的核心是“台湾文化的独立性”,表现为:一是认为中国文化仅仅是构成台湾文化的要素之一;二是认为台湾文化是先进的海洋文化,中国文化是落后的大陆文化;三是攻击中国传统文化封建保守、个人专制、图腾崇拜〔13〕。三是臆想的民族观。“台独”论者史明认为,经过400年来的移民与开拓,台湾社会逐渐形成为单一、共有的统一共同体,台湾已形成与中华民族完全不同的民族,这就是“台湾民族”〔14〕。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