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如何以法律工具遏制台湾政策法案

http://www.CRNTT.com   2022-12-20 00:13:47  


 
  整体来看,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所通过的一揽子修正案以及个别议员另行提出的修正案中,作出了大量的妥协,其中,相当的重点被放在对该法案可能获得威慑中国还是激怒中国的效果的评估,以及是否构成了美国对台政策由战略性的暧昧转变为战略性的清晰。

  就前一个焦点问题,一揽子修正案以及Markey议员提出的关于强调运用沟通对话的稳定措施的修正案中,都采取“转移焦点”的方式,致力于将国际上对于“谁是挑衅者”的视线放到中国大陆身上,释放“美国并非挑衅者”的信息。Markey议员补充提议,外交仍将会是美国对台政策的中心,他们具有用尽一切办法阻止两个核武器国家陷入冲突的道德义务。Murphy议员则认为是中国越来越挑衅的政策使得美国不得不变更其对台政策。

  关于战略性暧昧和战略性清晰的问题,Paul议员就提出,《台湾政策法案》构成了战略性的清晰的姿态转变,而美国采取战略性的暧昧的姿态已经四十几年,巩固了其中国政策,如今转为战略性的清晰,不仅可能失去原本暧昧政策下对中国的威慑因素,而且若美国在建立威慑中国的实际能力之前,就作出这样的宣称,可能会鼓励中国在美国和台湾能够打败中国之前就采取行动,造成在本可以避免战争的情况之下,战争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大。

  然而,几乎所有发言的议员均反对这一解读。梅南德兹主席认为,从解释的规则来看,本法案没有任何对“一个中国政策”的修改,也没有任何对《与台湾关系法》根本目的的修改。Merkley议员认为,“战略性暧昧”或“战略性的清晰”是关于如中国“进攻”台湾,美国是否直接参与的问题,而《台湾政策法案》并不表示直接参与战争。

  四、法案的发展“前景”

  要判断《台湾政策法案》的未来走向,首先需要把握此法案的“跨党派法案”的性质。

  当然,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台湾政策法案》并不是唯一的一项跨党派法案。《2018亚洲再保证倡议法》、《2019台北法案》等以及2021年提交众议院的《台湾和平稳定法案(Taiwan Peace and Stability Act)》、今年5月13日生效的《指示国务卿制定为台湾重获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地位的策略以及其他目的的法案》均为跨党派法案。这些既有的跨党派法案的发展进程,对于我们判断《台湾政策法案》的发展走向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