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对两岸城市交流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03-30 00:06:11  


 
  2016年度的“双城论坛”对柯文哲又是一大考验。民进党再次上台执政,蔡英文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沟通联络机制“停摆”。更棘手的是,那年度的“双城论坛”轮到由台北主办。柯文哲按照2015年模式,找来媒体专访。他深入一步表示,理解并尊重大陆方面对“九二共识”的坚持。秉持善意和“两岸一家亲”的态度,有助两岸关系朝正面发展。翌日柯文哲在出席“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论坛”开幕式致词时再次重提“两岸一家亲”和“四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瞭解、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强调两岸一家亲总比两岸一家仇好。2017年6月,柯认为在四个互相基础上,还要再加一个“互相”(互相谅解)。2018年12月20日,柯文哲在“双城论坛”晚宴中,再次重申“两岸一家亲”。对于台“行政院秘书长”卓荣泰曾表示,两岸可以彼此亲来亲去,但不是一家亲,台北市长柯文哲迅速回应,“什么叫可以亲,不可以一家亲,不然要两家亲、三家亲、还是半家亲?”

  从上述柯文哲针对沪台“双城论坛”的一系列讲话,所形成的十分独特的“柯文哲模式”中可以看出,随着两岸情势的不断变化,也随着“双城论坛”的不断深入发展,立足于岛内地方首长的定位,柯文哲对“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的表述,已确立具有柯氏风格的准认同。“柯文哲模式”的形成,不只是柯文哲的“一五观点”的表态及对“九二共识”的“理解并尊重”,还与他一手成立市府大陆事务小组处理两岸事务,以及曾多次提及“两岸一家亲”有关。尤其是“理解并尊重”“九二共识”,一方面没有直接否认“九二共识”,而另一方面则透过“理解并尊重”,对“九二共识”进行准承认,这是“柯文哲模式”的核心内涵的关键所在。

  2、“柯文哲模式”的多重溢出效应与意义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一味坚守“台独”底线,两岸关系对峙僵持。在这僵局中,“墨绿”的柯文哲不回避现实状况,正面承认“九二共识”,这对沪台两地,乃至两岸关系是极为难得的机遇。这与已经籍着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之机,干脆亮出正式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底线的蔡英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对极想连任的蔡英文形成相当大的政治压力。

  为了维持现状,应对大陆,蔡英文一厢情愿布局,全面推动“三轨”,亦即民进党执政县市的行政首长到大陆访问,甚至寻求与大陆城市结对“姊妹城市”,以求营造不承认“九二共识”,仍可进行两岸交流的假象,并试图实施另类“地方包围中央”的策略,以地方交流促动最高层级的互动。对此,大陆方面相当敏感,拒绝了民进党执政县市首长到大陆进行交流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却派出要员到台北市交流,就是要表达在地方交流层次,也要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态度。沪台双方克难前行,坚持积极举办为两岸各方所关注并取得效果的“双城论坛”,凸显了大陆方面与台北市各阶层各界别广交朋友、“两岸一家亲”的意涵。

  沪台“双城论坛”在如此复杂的大气候下的成功举办,具有越来越多的溢出效应与意义。其一,因当前岛内是民进党执政,民进党主政的县市与“中央”之间关系,不是大理石式,就是三明治式的关系。如果是前者,那么民进党主政的县市,就有可能根据自身在地的需求逻辑,透过类似“柯文哲模式”,与大陆进行城市交流;而如果是后者,民进党主政的县市慑于执政当局的权威,就不太可能越过当局政策底线。其二,目前民进党主政的县市经济状况堪忧。若两岸城市交流的经济天平向蓝营执政的县市倾斜,那对绿营县市是极其不利的。面对“九合一”选举惨败,基于“反省”,蔡英文当局有可能被迫稍稍松绑台湾县市与大陆的城市交流。民进党主政的县市为追求巨大的地方利益,展现其地方治绩,则有可能遵照类似“柯文哲模式”,与大陆进行城市交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