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政治生态及其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8-08-02 00:06:35  


 
  三、台湾第三势力现状及走向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政坛逐步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二元”政治结构,一直以来,虽然有部分政治人物及势力利用社会对于“蓝绿恶斗”的不满和厌恶,提出“超越蓝绿”的主张,并且成立相应的政治组织,但是这些政治组织或者是“昙花一现”,或者无法持续发展壮大,或者最终沦为某个政治势力的附庸,未能真正成为第三势力。诸如,1996年成立的以“环境保护”为政纲的绿党、2001年成立的“泛紫联盟”、2002年由劳工人士筹画成立的“人民火大行动联盟”、2008年成立的“第三社会党”、等等。

  现阶段台湾第三势力的出现,主要指的是2014年3月“太阳花学运”及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形成的“第三势力”。

  在2014年“太阳花学运”及“九合一”选举之后,尤其是无党籍的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显示台湾政治格局似乎发生很大变化,政党社会基础的基本盘出现一定的变动,中间选民急剧增加。虽然未必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单一政党,但对两大政党已经明显起到牵制和督促的作用,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从狭义上看,台湾“第三势力”即指蓝绿两大阵营之外的势力,那么就微不足道;而从广义上看,台湾“第三势力”指国、民两党之外的所有政党及其它势力,包括原有的台联党、亲民党、新党以及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成立的“时代力量”等政党和政治社团,还应该包括尚未形成组织形态的势力。就目前而言,除了新党的立场接近于国民党之外,上述的其它政党及政治社团的立场基本上倾向民进党。台湾政坛的所谓“蓝营”实际上只有国民党和新党,而新党的实力相当弱小;而亲民党和民国党实际上已经脱离“蓝营”,明显往“白色势力”靠拢,尤其是近年来亲民党在多数议题选择与民进党合作,却与国民党对抗;而属于“台独”极端势力的“时代力量”,已经成为“立法院”第三大政党。

  未来一个时期第三势力的发展有以下若干观察点:

  1、以柯文哲为代表的所谓“白色力量”实现整合或者合作,而柯文哲似乎并未刻意也没有显示整合所谓的“白色力量”的意愿。

  2、自诩要成为“第二大政党”的“时代力量”,能否进一步整合第三势力,逐步发展壮大,取代仍然还在谷底徘徊的国民党;那么关键在于 “时代力量”能否与以柯文哲为代表的所谓“白色力量”实现整合或者合作,而二者在政治主张的差异使之难以整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