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 
中评论坛:从南台湾看两岸融合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7-11-17 00:24:19  


 
  处理差异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评价。在差异存在的事实中,大家共同学习,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对方汲取对自己有价值的经验。

  第三、具体做法。然而,以上所谈的仍是概念式的论述,在具体操作上两岸政府要怎么做?是需要有些默契与机制。九二共识吗?或许以当今形式,不太适合了;或许新的名词、新的默契是有需要的。在此我提出两点思考:

  第一是两岸可以参考东协精神。东协内部各方面差异巨大,但今天运作已可谓成功。东协是处理差异的高手。两岸或许可以借镜,在某种默契之下,让差异存在,或许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也不认同大陆在焦躁状态下提出的时间表。等到一切充足准备,像东盟一样融合。所谓的融合是既可相同,也可以兼异。这样对台湾、对未来两岸关系也才是最好的。尤其是未来两岸不管何种走向、何种政治安排构建新国族体系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不带有仇恨。当然,东协成员都是主权国家,两岸或许没有这么大的空间,但也可以达成某种默契,借鉴东协精神。

  第二是两岸不要害怕第三国在两岸中的作用。尤其是北京的领导人要有这样的思维,以前在两岸的研讨会上只要一提到第三国,就有大陆专家学者出来说中国人事务不允许第三国插手。但现在不是讲美国,而是讲两岸关系的事实。现在两岸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僵局,蔡英文虽然很有节制,但绝不会说出一个中国。习近平也不会不讲一个中国,两岸领导人各自都有维护自己政权正当性所要坚持的底线。如此僵局,如何在不伤及彼此颜面之下,寻求实质的突破?

  或许借鉴东协,建立默契,之后善用第三国。两岸可以在第三地以某种官股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方式重新建立互动。不直接从政治谈起,而先透过商业往来,传达彼此之间的友善讯息,再渐进到政治。第三国市场在此,可以成为两岸的缓冲带,运用这样的空间,两岸可以接触、合作,建立某种新的合作框架。

  解开僵局之道,常不是在原议题争吵出个胜负,而是转藉由其他议题,释放新的可能,控制敌意、尝试新的互动弹性、化僵局与无形,待水到渠成时,形成新的合作架构。

  其实两岸有现在这样一个阶段是不错的,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每一个人处理两岸关系的风格不一样,在两岸关系的进展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两岸从远到近,从疏到亲,各种可能情境都预演过,也有处理智慧了,最后如此的统一才可期。统一是有条件的,需要和平,也需要和谐。如果只有统一,没有和平绝对不宜;如果只有统一,却失去和谐,对台湾非福音,如此台湾将成中国乱源,对中国大陆也不是好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