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 
中评深度专访:刘江永谈习特会亮点

http://www.CRNTT.com   2017-04-05 00:09:19  


 
  美助理国务卿“中国观” 深刻影响对华政策

  中评社记者:您认为在美国对华决策方面为什么总是有相互矛盾的时候,有时还会“高开低走”,例如奥巴马政府期间就给人这种印象。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为何总偏袒日本,客观上导致中日关系出现紧张。美国人或许认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您怎么看?

  刘江永:国际关系理论通常认为,外交政策是国家利益决定的。这未免过于简单,其实外交政策是由领导人及智囊团队等构成的外交决策层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决定的。理解这一点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国家的不同领导人虽然都会强调国家利益而外交决策却有所不同。在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团队中,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美国领导人更迭之后,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几位重要人物——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思想和表态,但往往会忽视在美国对华决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其实,在美国的对华决策中,很多事情与助理国务卿的人品、水平、能力以及对东亚各国国情的了解直接相关。

  例如,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错误决策,大都与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对基本事实的误判有关。美国似乎没有真正精通钓鱼岛问题研究的专家,容易受日方错误信息的误导。如果说有,或许也只是极个别美籍华人。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中文和日文古代文献的解读,以及国际法领域的专业知识,对美国人来说并非易事。当然,导致这些事实判断错误的根本原因或许还在于美国袒护、支持日本的立场,决策时容易偏听偏信,一错再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