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中评智库:“台独”民意对撞 如何化解? | |
http://www.CRNTT.com 2016-11-08 00:28:06 |
台湾民意的“民粹”化背后当然不乏政治力的操作。“台独”群体对于“一中”的抹黑,对于“台独”理论体系的建构与论证,对于统派团体及认同“九二共识”政党的无缝隙打压,能发声、愿发声、敢发声的只剩下“民粹化”的“台独”言论。“不沉默”的“台独”群体,代表着台湾地区“沉默的大多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台湾民意在“统独”问题上仍然有着整体泛绿化的趋势,而这种民意的整体泛绿化事实上也构成了台湾民意“民粹化”的社会基础。过去台湾民众引以为傲的经济奇迹,以及由此对大陆的经济社会优势,随着中国大陆的高速发展而丧失。在两岸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差距出现反转后,台湾民众过去对于中国大陆的优越感丧失,与大陆的距离差转变为一种仿徨感和被剥夺感,从而演化出“脱中”的情绪。由此导致的结果,要么是对“统独”、认同等问题产生冷漠,投入“小确幸”之中,要么将这种情绪宣泄至对岛内泛蓝政治势力和中国大陆,最终为“台独”势力所利用。两岸民意的直接对撞,侵蚀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也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当性在“民粹”攻讦下屡遭质疑和挑战。如果说过去两岸纠葛的主体,是两岸的公权力机构,那么现在两岸纠葛的主体,已经裹入了两岸的民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空前堪忧! 两岸“心和平”的“洪荒之力” “九二共识”与“宪政体制”的再平衡 蔡英文执政三个月以来,“台独”氛围空前浓厚,“台独”喧嚣空前高涨。过去大陆一直秉持“台独政客”与“台湾民众”的二分法,在“后2016”时代遭遇到挑战。如何在台湾当局全面打造“台独”升级版,而两岸民意直接对撞之时,于夹缝处为两岸关系可持续性的和平发展创造新机遇,也寻求两岸在“无共识”情势下的共存之道,成为在蔡英文执政思路和执政样态已经基本清晰后,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曾有学者用“原力觉醒”来形容大陆对于台湾印象的反转。本文无意评价两岸部分民众在社交网站上直接对撞的孰是孰非,只是想说明:过去大陆预设的“台独政客”和“台湾民众”的二分法需要进行批判性反思。所谓“二分法”,即认为岛内主张“台独”的只是少数的政客,而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是拥护祖国统一,或至少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二分法”事实上构成了大陆对台政策一条主轴,也是2008年甚至更早时间以来,大陆不断释放惠台政策的心理预设。然而,从“太阳花学运”到“九合一选举”再到2016年政党轮替,继而是蔡英文执政三个月以来的岛内新变局,“二分法”在事实面前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应当清醒地看到,台湾的民意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亦有分合,支持统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者有之,主张维持现状者有之,鼓吹“台独”者亦不在少数,并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在选举或者“公民投票”中所体现的民意,事实上也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多数”,与真正的民意可能相去千里。因此,对于二分法应当辩证看待,而非自我麻痹式地固执坚持。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