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张百达论民共关系如何战略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6-03-23 00:13:17  


 
  解读2016大选的意义

  这次选举结果如何定性,将从本质上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要指标作用。

  尽管选举最后国民党阵营为了抢救选情而不断藉“九二共识”打恐吓牌,甚至前“行政院长”郝柏村等蓝营人士喊出这次选举是对“九二共识”的公投,要保卫“中华民国”。但就结果来看,想藉此翻转选情的意图显然是失效的。

  执政的国民党将其在台湾内部治理成败与两岸关系等同起来的做法,形同试图绑架北京当局的对台政策,更是窄化、贬低大陆当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基本方针政策。如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党化”或“私有化”,毋宁是不可取的,也深值吾等反思与警惕。

  相对地,尽管有独派阵营选举最后也公开呼应蓝营前述将本次大选视为对“九二共识”的公投,但综观整个选举过程,从蔡英文本身到民进党并没有呼应这样的诉求,更没有直接否定“九二共识”,甚至期待双方对有关历史事实容有各表空间。

  正如上海东亚研究所章念驰所长去年底在第五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指出,“台湾问题的发展是由台湾内因决定的,并不是两岸关系和大陆因素决定的。”或者,更精确地说,至少“并不完全是由两岸关系和大陆因素决定的”。

  像马团队核心林益世与赖素如涉及贪腐、油电双涨、洪仲丘事件、核四议题、苗栗大埔案、马王政争、张显耀案、食安问题,以及不当党产处理与叶世文贪腐弊案……等导致马政府及国民党尽失民心等重大事件,这些究竟与北京当局的两岸和平发展路线政策何干?

  此外,根据1月14日台湾指标民调(TISR)公布的“台湾民心动态调查、“内阁”总辞与组阁”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的不满意度,从2008年就任,尤其是2012年5月第二任期以来,始终维持在七成左右区间上下波动;至于满意度则鲜少出现超过两成以上,最低时甚至仅有11.5%。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