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 
中评论坛:民进党怎么维持两岸现状

http://www.CRNTT.com   2016-03-19 00:10:51  


 
  颜建发:大陆需理解台湾的思维方式

  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在“一念之间”。为什么叫“一念之间”?这个念是面子的面。大陆的交往方式是,先确立共识,然后再用这个共识去演绎出其他的东西;台湾习惯用归纳法,就是我跟你交往多少,然后最后总结出一个共同点。两岸思维不一样。

  大陆现在要拉台湾,却不去理解台湾的方式而继续用大陆的方式,永远都追不到,而且你会发现这个裂痕越来越大。因为现在地方绿化、中央绿化,意味着你过去的政策出了问题。所以现在用更大力量压,只有把台湾推得更远,这样过去几十年的投入等于白费,这条路很难走好。

  那怎么下台阶?九二共识是旧时代的人弄出的东西,现在不一定需要跟着它走,更何况当时是用中国式的方法,先模糊,而双方不讨论基础而将它模糊混过,到头来,地基无法承受现实的重量,当然就会垮掉。当时两会是要解决事务性的议题,政治性议题留后再谈。当时北京也是这样看的,认为政治问题暂不要去处理。海基与海协既然都是民间单位,处理事务性议题,自然无涉一中等高层的政治议题。

  试想,事务性的单位怎么有能力解决一个中国这等的政治议题?所以所谓的九二共识是事务性的,不是政治性的,既然这样,怎么可能叫做政治基础?当时国共和稀泥到这样,然后现在就要将它框起来,台湾民意怎能接受?其实九二共识是国共的共识,且是2000年民进党执政以后,国共才出现的共识,此前从未有共识之说。

  我觉得,其实或许可以有另外的作法,即从1992年到现在已经确立了很多的默契、很多的协定,在这个基础上再往前推;就是一般所讲的堆积木。如此,从九二年到现在有一些大家双方可以接受的,包括签过的协定,然后再立于这基础之上,再往前走。至于说往前到什么地步,就看双方互动而定,有些则保留给下一代或下下代,继续去处理。这一代总不能决定或剥夺下一代人的所有权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