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专译:朝鲜领导人政治军事外交新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6-02-25 00:18:17  


在中国外长王毅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在对朝鲜实施更严格制裁的联合国决议草案上取得进展。(图片来源:网络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2月25日电(记者 高映竹编译报道)中国外长王毅于本月23日至25日到美国访问。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就对朝鲜实施更严格制裁的联合国决议草案上取得进展。朝鲜在今年2月初发射远程火箭,在1月进行核试验。不少外媒报道称虽然中国谴责朝鲜发射火箭与进行核试验,但中国一直不愿认可对朝鲜实施可能影响朝鲜稳定的制裁方案。新加坡媒体《海峡时报》刊文称鉴于中朝贸易的很大一部分都通过中国东北部港口,此次谈判的最终结果将揭晓中国的真实意图。该评论员指出,朝鲜问题,中国的反应和五月份即将到来的朝鲜第七次党代会非常关键。

  全文编译如下。

  朝鲜又一次在世界和地区大国间搅起风浪。这一次,在短短几周内,朝鲜连番完成第四次核试验和远程导弹发射。

  本月7日,朝鲜发射了一枚搭载卫星“火箭”,有评论指出这其实是伪装下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测试。

  这种解释并非无中生有。1998年8月朝鲜发射“火箭”,其后朝鲜官方日报《劳动新闻》报道称外界论评估其发展卫星运载火箭等同于发展“洲际弹道导弹”,这就表明平壤其实明白发射这种火箭的军事含义。

  朝鲜在此前2012年12月“火箭”发射成功的基础上,最近的一次发射不仅承载能力增强(可携带的卫星重量是前先的两倍),而且射程更远,据说射程范围达12000,大大超出以往范围。

  凭藉500公斤的火箭有效载荷量,如今朝鲜已经可以“打到”美国的大面积国土,包括华盛顿和纽约。

  尽管有技术上的进步,但还是不太可能对美国本土造成实质上的核打击威胁。还有些关键因素并不成熟,比如说“再入试验”,洲际弹道导弹弹头虽要隔热罩,另外,为防止先发制人的攻击,需要将开放式发射场置换成硬化发射控制井。

  朝鲜的技术进步还体现在上个月6日的核试爆。那次核试爆当量达好几千吨,几乎和2013年第三次核试验差不多,这两次连续性的成功,其稳定性不言而喻已然提升。

  2013年的朝核试验后,美国国防部情报局评估称朝鲜核武器稳定性“低”。然而在最近这次测试后它可能得重新评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