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供求两端发力加装消费升级“风火轮”

http://www.CRNTT.com   2016-02-11 08:16:54  


中国消费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由商品性转向服务性、由传统型转向时尚型,由模仿型、排浪式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异常显着。
  中评社北京2月11日电/去年中国投资与出口贡献分别降了2.9和1.8个百分点,但消费表现却格外抢眼。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是,去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66.4%,同比提高15.4%,并创15年新高。虽然还很难断定中国经济已切换至消费主导型的轨道,但至少消费对经济增长已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文章表示,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一大批新型消费成了消费脉冲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440.7亿,同比增长近50%,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万亿,同比增长31.6%;一级能耗冰箱、空调销售量分别比冰箱、空调类销售量增速高出13.3和12.9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销量增长3.4倍。中国消费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由商品性转向服务性、由传统型转向时尚型,由模仿型、排浪式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异常显着。

  在转型升级的同时,中国消费成长周期愈来愈短,扩身频率越来越快。从1992年消费额1万亿到突破10万亿,用了16年;从10万亿到20万亿,用了4年;从2012年突破20万亿增至30万亿,用了3年。特别最近10年,国内消费规模基本上以每年跨越一个万亿级的速度递增。按历史增速,到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体量扩大至40万亿元应无悬念,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攀升至70%的希望也与日俱增。

  文章指出,消费增长是建立在民众较为稳定或日渐强壮的刚需基础之上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真实增长7.4%,表面看,跑赢了GDP增速,但实际结果是经济减速而导致的居民收入相对增长。而且比较来看,GDP比前年仅下降0.4个百分点,而同期居民收入却减少了0.6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弱于GDP增速的惯性生态总体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扭转。不仅如此,2015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8.4%,地方预算收入的增幅更达到9.4%,居民收入再次跑输财政收入,因此,消费能否获得持久的力量支撑充满了变数。

  在刚刚结束的一些地方“两会”上,已有内蒙古、福建、重庆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调低了全年消费增长预期。更重要的是,虽然去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66元,但住房购置、子女教育成本以及各项税费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减轻。去年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高出前一年度18.4%和16.8%,税额增长虽有就业人数增加及税务部门补漏挖潜的作用,但在以工薪阶层成为最主要的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缴纳主体的情形下,相关税收增长状况的延续,极容易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文章称,的确,鉴于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双双降速,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并不现实,但作为防止消费再度滑坡的有效举措,降低民众个人税收负担却是切实可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证券交易印花税达2553亿,同比增长2.8倍。股市是购买力最容易变现的渠道之一,如能降低印花税,营造出股市健康向上的态势,可能对消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毕竟股市中集结了国内绝大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而他们恰是未来消费最重要的拉动主体。另外,个人所得税已四年未动,完全可以在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前提下,加快生成税前抵扣和以家庭为缴纳单位的个税征收制度。

  文章认为,在需求端壮大拉动消费体量动能的同时,通过供给侧改革加码消费升级的力度更为重要。与国内消费市场火爆相并行,国人出境旅游、海外购物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国内市场还出现Zara、优衣库等海外产品大肆攻城略地、而大批本土品牌服装鞋帽企业日渐式微的反差格局。两种商业场景导出了同一市场结果:伴随消费需求升级的提档加速,消费者更注重品质需求和良好体验,但由于产品设计创新不足和质量水平不高未能在国内形成有效的匹配性供给,供需错配导致需求外溢和消费外流及消费目标的非本土化选择。若能加大力度深化供给侧的改革,就可拓展出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

  围绕扩大消费的供给侧改革,目标指向就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的同时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弹性。说得通俗点,就是提高产品质量,让国人在国内也能买到如同其在国外市场买到的放心如意的本土产品。为此,除了企业加大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形成有效供给外,政府当尽快促成国内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出口标准并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大柔性化生产能力,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此同时,行业主管部门更应积极推广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和强化企业提高质量以及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另外,创新消费供给方式,提高消费供给效率,如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推动消费者需求反映的内部化,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文章强调,通过制度的创新与环境的塑造激发更大的消费潜能,将是具有永恒价值的话题。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0%,农民转化为市民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量能,为此,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的自用住房消费,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另一方面,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之需,改变以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投资结构,将有限的公共资源转移到公益性项目上来,以形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政府财政资金为撬杆,带动更多民间资本乃至社会资金参与信息、文化、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领域的投资。在监管制度层面,推广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机制,并建立齐全完整的消费品的溯源体系,加大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加强消费引导。为了形成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护,可考虑建立健全举证倒置等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立案程序和相关制度,强化企业产品质量风控与约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