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供给侧改革的六大着力点

http://www.CRNTT.com   2015-12-21 07:52:17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在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才能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

  证券日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文章提出,以下六个方面应成为下一阶段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第一,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去杠杆、控风险、提效率,发挥对经济增长的重大牵引作用。通过各项体制改革,减少政府直接干预,降低企业的显性和隐性成本,激发微观经济活力,这是最艰巨的任务,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真正核心和关键。

  首当其冲的,便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与服务。目前,特别需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强力落实,认真清理并切实减轻企业目前承担的各类不必要的非税负担,继续落实和完善简政放权的各类事项,营造良好的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抓好中央所确定的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

  此外,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既能改善需求侧管理,又能释放供给侧动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达到刺激生产、改善供给的目的,具有很强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意义

  抓实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质量和效益,切实改变国有企业财政预算软约束现状,使国有企业能自负盈亏。同时,仍然要重视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力度鼓励民企进入垄断领域,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提升资本回报率,通过制度变革促进自由竞争,提高社会资金形成和配置效率。对国企的改革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尽快清理大量占有各类资源的“僵尸企业”,这将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实现去产能、降杠杆并最终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

  财税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同样既能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发展,又能通过深化改革降低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实现在供给侧发力。未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应以推动税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渐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财产、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直接税税制。并且,还要一改过去名义积极、实际保守的政策基调,采取更大力度的减税,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坚决杜绝违法征收“过头税”,真正体现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并且更有力度的取向。

  针对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功能不全和“金融抑制”明显等突出问题,需要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尽快解除金融抑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深度动员社会资本、提高储蓄率的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企业杠杆率、清理“僵尸企业”等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不断加大,过程仍将漫长,有可能造成国企员工下岗失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变动,不断提高工资和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低保等保障标准及其政策受益面,竭尽全力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