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口少子化是最大战略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5-11-16 08:08:28  


 
  少子化带来的其他问题

  文章称,少子化不仅会带来少子老龄化(底部老龄化和跷跷板效应),2014年9月24日公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0-2030年间,全国老年人口平均子女数将下降到2个以下,城镇老年人口的平均子女数不到1个。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 而且,少子化会带来其他严峻问题。

  其一,年轻人口持续亏损。从“老龄化社会”(the aging society)转型到“老龄社会”(the aged society)和“高龄社会”(the super-aged society)之后,无论宏观和微观,老年人口都严重缺乏年轻人口的生产性、服务性和依靠性支撑。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一个和“未富先老”一样重要的特点,就是“未备先老”,所谓“未备”不仅表现在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保障体系等没有准备好,也包括极其重要却在庞大人口总量的表象下常常被忽视的年轻人力资源储备的不足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有钱不足以保障老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有强大的年轻人力资源的支撑,包括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也包括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的人力。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为“年轻人口战略性储备不足”而追悔不已。

  其二,少儿人口的代际减少意味着人口三大潜力将受到严重损害。0-14岁人口的生育潜力、支撑潜力和创造潜力将在成年阶段表达出来。 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不是说应该什么时候放的问题,而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做适中适度、合情合理的定位,最初就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再迟疑不决,只能雪上加霜,带来更多的人口风险、人口失衡、人口负债,而不会有任何好处。在严峻的人口形势下,理想的选择是公民自主负责生育和国家鼓励优化生育的结合,全面放开二胎只是一个过渡点和平衡点,实际上80后、90后的意愿生育率在高抚养成本的压力下已经达到超低生育水平,仅仅放开二胎也不可能使生育率有明显回升,达到“近更替水平生育率”(TFR=1.8-2.5)。此外,大量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痛苦家庭和困难家庭则需要国家建构起贴心关怀、真诚服务和福利保障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才能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伦理要求。

  其三,有朝一日,老龄化比重超过少子化,形成危险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人口关系倾斜、失衡甚至断裂。严重的少子化(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低于18%)将使人口失去平衡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到16.6%。微观上,一些独生子女因为就学、就业或者婚姻离开自己的父母,造成“老年空巢”和“赡养脱离”,儿女养老有心无力,家庭养老形同虚设。宏观上,护理人员、家政人员短缺以及普遍的用工荒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证实了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其四,生育的独子化带来人口的少子化,中国人口的少子化已经形成强大的“人口惯性”,这是最可怕的。经过计划生育长达几十年的片面宣传,一代又一代生育观被严重扭曲,一元化的只生一个孩子被认为是“正常”的选择。年轻一代身上的生育信仰和生育责任大大弱化甚至荡然无存,这意味着今后即使鼓励生育,响应者也将寥寥。中国早已经掉入内生性的超低生育率陷阱,而且越陷越深,对潜藏的风险和危机浑然不觉,反倒为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不客气地说,少子化的不断深化将有导致大国衰落的危险。

  让计划生育回归“家庭计划”的本意

  文章指出,人口是国家真正意义上的“血肉长城”,持续的超低生育率态势无异于自毁“长城”。放眼历史的长河,也许过不了多久,中国将兴起一场人口学意义的民族救亡运动。“复兴中华人口“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计划生育也终将回归“家庭计划“的本意。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