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月刊:回到从前?台湾恐悲情再现

http://www.CRNTT.com   2015-11-14 00:14:29  


 
  李登辉推行“去中国化”仅仅只是开始,新世纪之初主张台独的陈水扁上台后,开始有组织、大规模地“去中国化”,从文化教育和思想上彻底消除中华文明的影响。他们从汉字的基础——拼音开始,推行“通用拼音”而非“中文拼音”;大幅修改台湾中小学的文史教育课纲,特别是历史和国文的课纲。

  不仅在文化教育上着力,台独势力甚至连公营事业、企业也要更名。2007年1月底,时任民进党主席的游锡堃明确地说,有关“正名”问题,是为建构“台湾本土价值”,这是民进党长期目标。而为建构“台湾主体性价值”,“去中国化”是必要的、应该的。

  由此可见,“去中国化”是台独势力对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重要的思想改造工程。这个思想改造工程的恶果在去年的“太阳花学运”和今年7月中下旬的“反课纲微调”运动中已经显露无疑了。毫无疑问,民进党一旦上台,这样的思想改造和更名运动将会继续贯彻下去,台湾的“去中国化”将更加彻底。

  其次,是依仗民粹氛围党同伐异,对泛蓝人士全面围攻,彻底消除异类。不难想像,上次执政时未能做到的在政府、公营机构中清除异己,推行所谓“忠诚度审核”等民粹举措将会陆续出台。台湾的行政、法律制度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是对媒体的各种控制拉拢、封锁打压也会更加激烈。网路上不仅充斥言论霸凌,还可能辅之以行政手段、法律层面的压迫,言论的“绿色恐怖”将会令台湾的自由气息窒息。

  最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两岸的僵持对峙与冷和平之下,台湾经济大幅下滑和衰退也是可以预期的。台湾经济七成以上靠外贸支撑,而大陆就占了其外贸的四成。一旦两岸关系紧张,经贸也势必受到影响。在经济萎缩之下,维持就业都成问题,谈何加薪?而收入下滑,又反过来使消费萎缩,谈何“扩大消费内需”?也许,核四真的不必建了,因为台湾的电力消费将不再有更多需求。

  由此观之,“回到从前”,绝非民众之福,而是台湾祸事连连,悲情再现的征兆。善良的台湾民众,千万不要沉迷于民粹激情的一时,而失去宁静和平的生活与长远的发展机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