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晓宁:中美关系“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http://www.CRNTT.com   2015-08-28 00:25:35  


李晓宁在发言(中评社 实习记者束沐摄)
  中评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 徐梦溪 实习记者 束沐)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李晓宁在26日举行的“中美智汇”沙龙上表示,中美之间是博弈性合作关系,两国均信奉实用主义,美国需要中国发挥支点作用,中美双方担心双边关系逼近“临界点”是源于不够自信,但实际上这个“界”很可能已经被打破了。

  李晓宁首先对“临界点”的概念进行了质疑,他对媒体炒作这一概念不以为然,“中美‘临界点’的‘界’指的是什么?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八九风波,这些算不算‘界’?”。他指出,中美接下来一定是合作的,但这种合作属于“博弈性合作”,“好比今天晚上大家AA制吃饭一样,有人主张吃粤菜,有人主张吃川菜,有人主张吃素菜,谈不拢就互掐”,他用这一比喻形容中美之间的博弈性合作关系。

  李晓宁表示,美国原来依靠太平洋、大西洋两洋得以独存,两次世界大战时可以隔岸观火,“但现在两洋成了他的障碍”。“这一二十年来,美国下最大工夫的地区就是欧洲,他不愿意东欧回到俄国去,也不希望东欧被西欧拉过去,所以一定要打下楔子,给车臣不断供武器,采用‘溃疡式’的做法。”他认为,美国在中国搞“溃疡战法”不容易,因为美国在全球布局铺得太大,必须要找到可以帮忙的支点。“现在唯一支点想来想去,无论从经济上,无论从社会文化方面,中国人是一定首选”,李晓宁分析,尽管在中美文化不同,曾经还是对手,但中国从来没有远涉重洋攻击过别的国家,历史上控制的最大范围实际上也限于亚洲。

  他认为,美国的学者,一部分人有一线工作的经验,还有一部分是“在旁边说闲话的”。诸如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约瑟夫•奈等人,他们都是一线工作者,都担点责任,但“旁边说闲话”的学者就只能用逻辑推,“有些人推的有道理,有些推得就没道理。”他认为,学者和执政者所关心的国际战略是两回事。他说,有些美国人原本以为“一旦中国崛起,就跟希特勒差不多”,但当他们一跟中国打交道,则发现“中国人跟老美很像,都是实用主义者。”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