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李克强在拉美谈“自由贸易”有何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5-05-29 07:55:15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在中智建交的45年里,两国经贸往来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确立。2005年,智利成为拉美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开创了中国对外发展双边自由贸易的先河。

  一位亲历者曾有这样的表述:“我们从与智利的谈判中间知道了什么是FTA(自由贸易协定),而且知道和学会了怎么签署FTA。在这一点上来讲,中国和智利的FTA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新京报发表特约记者史麟文章表示,可以说,中智自贸协定的确立,对中国了解和实践自由贸易规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些历史渊源的映衬下,此次李克强总理到访智利,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正值中智两国签署自贸协定10周年。而李克强又是一位特殊的贵客,他本人正在国内改革中着力推进自贸区战略。所以中国总理在智利的发声,会具有信号意义。

  在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会谈时,李克强明确表示,要充分释放自贸红利,落实好两国政府共同行动计划,加强规划协调,推进自贸协定升级。

  这一表态,有主张,更有长远的规划。要真正读懂总理的话,要回到中智过去10年经贸关系的历史情境中去。

  文章分析,对于中智两国的经贸往来而言,过去的10年,堪称一个充分释放了自贸红利的10年:双边贸易额从自贸协定签订签时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40亿美元。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产品目的国。2014年,中国又成为智利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数字之外,是两国国民能够享受到的切实福利。中国进口的98%的蓝莓和75%的樱桃均来自智利,而智利的葡萄酒更成为中国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选择。在智利国内,中国的汽车成为众多家庭的首选。2014年,因经济低迷,智利的汽车进口减少了四成,唯独中国汽车的进口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这些鲜活的数字与故事证明了,一个互惠互利的自贸关系,会直接带动双边贸易乃至两国全面合作关系的发展。

  在中巴工商界峰会闭幕式的致辞中,李克强明确提出,中方愿同更多拉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演讲中,总理再次提出,中拉要探讨建立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商谈包括自贸协议在内的各种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

  拉美之行一头一尾的两场重要演讲,总理均提到了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主张,背后有明确的指向:中国愿意通过建立双边或多边自贸区的方式,为中拉之间的产能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可以说,总理此番拉美之行,是带着主张而来,带着成果而归。李克强在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会谈后表示,双方同意启动双边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在智利,总理又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达成了推进自贸协定升级的共识。这意味着,中拉之间的贸易关系,将由点到面,发生质的飞跃。

  文章认为,发生在中拉自由贸易关系层面上的推进如同一个缩影,体现的是中国塑造对外经贸格局能力的变化。以往国家间的合作,往往以项目与产品为导向,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层面。但观察总理拉美之行,以参与规则安排为核心的机制之交,正成为新的主线。

  正如总理在中智建交45周年经贸研讨会暨中智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言,“中国致力于维护现行合理有效的国际经济、贸易机制和规则,愿建设性参与和推动相关改革,努力实现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和推动双边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两个‘轮子’一起转”。

  这样的姿态背后,透露的是中国打造中拉关系升级版的决心与方法,展现的是中国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能力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