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刘伯健:安倍的日本与东亚的日本

http://www.CRNTT.com   2015-03-04 10:11:12  


安倍将发表的二战结束70周年谈话,对日本及东亚各国都将是一次外交考验,值得关注。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3月4日讯/在2月12日对国会的演讲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声称他将推动二战以来“最重大的改革”,并呼吁全社会更深入地讨论修宪问题。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对修宪依然持反对态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平主义”依然会是日本社会最主流的思潮之一,这将极大地限制安倍在国家战略上右倾的程度。
 
  不得不承认,追求大国政治地位,拥有更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已是日本国家战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分歧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的主张日本应融入东亚,在区域一体化的大潮流中实现;有的则主张日本应以美日同盟为核心,尽快拥有“正常国家”的地位。显然,安倍更接近于后者,不过他的路线显然太右倾化。
 
安倍的日本:“正常”国家
 
  安倍极力推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主张日本应以积极的“和平主义”代替消极的“和平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日本右翼势力和美国的利益要求。早在冷战伊始,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曾提出过重新武装日本。奥巴马上台后,美国要求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友们担当更多的责任、在地区安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明确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但即使如此,美国也在有意撇清其与日本右翼势力的关系。
 
  对于安倍发表的极右言论和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奥巴马政府曾多次谴责。最近,就今年安倍访美行程的问题,安倍政府多次向美方请求,让安倍在访美期间赴美国会发表演说,但白宫对此却迟迟未予回应。特别是在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今年,美国尤其害怕为安倍的言行承担道德风险,当然,安倍也常投机地利用这一点,借此展示他不那么亲美的风格,以迎合一部分日本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经历了泡沫破裂后“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目前仍处于战略仿徨阶段。相比近几十年的其他首相,安倍之所以在任期上比较成功,也只是因为他拿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治国方案而已,比如确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安倍经济学”,而这是一般的“短命”首相很难做到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专注于经济发展、把安全交由美国负责的“吉田路线”,已几近完成了它的使命。海湾战争后,民众普遍期望日本能在世界政治中更有作为,为世界和平贡献更具建设性的力量,而不是仅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简称ODA)、对外投资等经济手段发挥作用。
 
  不过,日本的民意有时也是自我矛盾的,民众虽在总体上支持安倍,但对安倍的某些政策却又旗帜鲜明地反对。即便发生了震撼全日本的人质危机,也只有极少数人对安倍的“积极和平路线”有好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