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4-08-23 11:59:30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讯/联合早报日前登载赵灵敏文章《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分析认为,尽管中方目前并不太热心中日首脑会谈,但毕竟离APEC会议还有三个月,在这期间一旦日本满足了中方的条件——安倍明确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端——不排除双方届时进行首脑会谈的可能性。但从长远看,中日关系的根本改善非常困难,这不仅是因为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更因为双方关系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矛盾。
 
  自2012年9月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陷入了1972年正常化后的新低点。外交上的唇枪舌战加上军事上的剑拔弩张,让人时时有擦枪走火的担心。

  不过,中日关系最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迹象。7月13日,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了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和日本著名外交史学者五百旗头真的对谈。高村透露,他在5月访华期间曾向中方表示,只要中日关系能够改善,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间不会再参拜靖国神社。而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4日的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7月底访华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北京举行了秘密会谈,对改善对日关系表示了意愿。中日两国可能在11月北京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之际实现首脑会谈,目前正在商讨相关条件。8月9日,中国外长王毅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缅甸参加东盟(亚细安)会议期间,举行了两年来的首次会谈。

  此前,安倍晋三多次表达了与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的意愿,并强调不设任何前提条件,相互敞开胸怀推进对话。但中方认为,见与不见只是形式,日方不应将对话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切实正视历史和现实,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来,“非诚勿扰”。从双方对此次外长会谈的反应来看,中方低调、谨慎,只是表示应日方要求进行“非正式接触”;日方则表现积极,日本舆论更憧憬这是中方调整对日强硬路线之始。8月15日二战结束纪念日,安倍晋三没有参拜靖国神社,只是以自民党总裁的身份献上祭祀费,实际上是局部接受了北京的要求。

  这样看来,尽管中方目前并不太热心中日首脑会谈,但毕竟离APEC会议还有三个月,在这期间一旦日本满足了中方的条件——安倍明确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端——不排除双方届时进行首脑会谈的可能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