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金砖银行:布局全球化4.0

http://www.CRNTT.com   2014-07-21 08:22:31  


 
  中国必须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化4.0时代未雨绸缪

  文章提出,必须承认这条路崎岖艰险无比,困难重重。不少人主张继续韬光养晦,我们当然也想继续拥有和平崛起的空间和时间,问题是无人相信。特别是从美国重返亚太、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和TPP、TTIP的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其实中国从来也没被真正相信过,只不过以前中国经济体量太小,懒得理你而已。进一步看,美国正在积极地通过再工业化和能源革命,力图把自己变为一个制造国/消费国/资源国的三位一体的经济体,三个世界格局将再度发生重大变化。

  也有很多人认为退回去更加保险,或者先闭关锁国修炼内功,直到内部神功有成再说。问题是所谓的最优顺序仅仅是存在理论模型和教科书上,全球化发展到现在,中国早已深深卷入,显然是回不去了。难道能够退回所有的FDI吗?能够小国寡民,鸡犬相闻吗?所谓资本管制的高墙,已经是千疮百孔。

  当然,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储备货币地位也同样意味着肩负重大责任和公共服务义务。中国仅仅承担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部分责任,特别可能主要集中在亚太周边地缘。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湄公河次区域、印巴缅走廊和海湾国家联盟等。所以中美之间其实是共同承担责任,而并非是竞争关系。老大是全球责任,老二是区域责任,原来是老G2,现在应该进化到新G2,世界也正眼巴巴地期待G2奏响交响曲新的篇章。

  特别重要的是,其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并非咄咄逼人地去取代美元,而是进行互补。这应该是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内涵,中国肯定是愿意合作而不是对抗。但不幸的是,国际关系历来是现实主义者的天下,他们总是认为挑战是实力的正函数,世界是个“黑暗森林”,世界格局是由力量的对比决定。这也是传统大国关系的悲剧之处,因为丛林法则历来是容易自我实现的,这恐怕也无从置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中国放开货币自由兑换和开放资本账户,也并非是对资本流动不加任何管理,更不用说IMF也调整了其此前简单鼓励资本流动的传统观念。其实,目前环境下的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是从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型为更加市场化的宏观审慎管理而已。所谓“宏观审慎”,其实就是逆周期的市场化调节。例如最典型的就是托宾税,它会在国际流动性巨轮的疯狂而高速的转动中,放入更多的沙子或者刹车片。但不管怎样,显然未来的货币竞争仍然由良莠不齐的政府官员和呼风唤雨的资本大鳄所决定,这个游戏几乎必然是一如既往的肮脏或者血腥。

  总之,中国必须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化4.0时代未雨绸缪,重新定义其对外利益交换的格局、可行的策略、适当的贡献和提供具有感召力的理念。细节尤其重要,因为在位大国在抑制军事和地缘挑战方面经验丰富,中国则需要保持弹性和注重策略,一方面维持既有格局,一方面创新模式,做增量改革(同时对内和对外)。

  逻辑上,从贸易到投资到货币是递进的过程。以贸易加深跨国经济联系,以投资输出过剩产能和资本,并在这两个过程嫁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终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会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而提升。目标上,中国希望在维持国际经济老循环的同时,打开新循环:中国将在维持原来的大循环,即传统的三个世界──资源国、消费国、生产国的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全力布局小循环:未来中国既生产也消费,中国在全世界购买品牌,技术,形成这样一个以中国内需为起点的资金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循环,以中国为核心的-周边国-资源国(包括非洲)-科技国(美国)-品牌国(欧洲)的新动力格局,突破原来的三个世界和G2的牢笼,打破以中国制造、美国消费为主的循环圈,从输出廉价的中国制造,升级到输出工程、服务、产能、投资和资本,以至最终的货币,这就是全球化4.0,它才是未来世界发展的真正的可持续版本。

  有理由相信,随着对外开放总战略的成功推进,中国将打造全新的对外利益交换模式,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贸易、投资和货币循环,获取新的国际化增长红利,在多极化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最终成为一个受到尊敬的地缘大国。中国必须勇敢加入这场货币竞争和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新潮流。这次金砖银行落户上海,也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里程碑,上海的历史性的机遇就在眼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