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王安:中俄天然气协议签了也可能作废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11:23:42  


 
  此前,中国对俄罗斯提出的铺设油管设想不积极,后遇俄罗斯石油安大线之挫,便又回过头面向非洲。到2003年,中国从9个非洲国家进口原油总量达2218万吨,是继中东地区之后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但是在非洲,中国已很难进入那些被西方公司勘探出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地区,中国的机会只有在新兴的产油国,如赤道几内亚、乍得、喀麦隆、尼日尔、科特迪瓦等。

  在胡锦涛出访期间,美国驻华使馆人员与中石化进行接触,要求中国人退出竞标伊朗油田。此前2003年12月,中石化在伊朗卡山区块成功打出高产油气井。同时,中石化除了参与竞标开发伊朗16个新油田,还获邀参与开发伊朗第二大油田阿扎德干德项目的竞标。

  美国政府凭什么直接向中国的石油公司施压?据介绍,中国几大石油公司当时分拆在美国上市时,美国政府曾与其事先有约,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不能涉足美国指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尤其是中东几个主要产油国。为此,中石油、中石化在海外的勘探开发活动都是以母公司的形式走出去。美国人花了美金动了枪炮流了血,当然不容外人介入。

  回过头说中俄。对于东亚,一年多来普京在通往中国的安大线输油管和通往日本的安纳线输油管方案中左右逢源,待价而沽。此时,没有主义,也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2003年是日本同中国竞争俄罗斯石油最激烈的一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访问俄罗斯,要求修建安纳线。3月,俄罗斯能源部决定把安大线和安纳线方案合并,通往大庆的支线优先开工。日本得到消息后,速派官员游说,表示可以为安纳线方案投资70亿美元。2004年6月30日,俄工业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告诉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俄政府决定放弃安大线计划。在这种背景下,9月21日,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了5天访问,议题包括俄罗斯加入WTO的双边谈判和反恐,当然,还有石油,中俄双方都用“非常成功”来形容温此行。然而此后,俄罗斯表示将依然采用安纳线,以俄罗斯在日本海的海港纳霍德卡为终点。

  10月14日,普京笑容满面地来到北京,但依然没有石油。在种种坏消息之后有了一条好消息,哈中石油管道项目二期工程开工。中国退出安大线竞争而转向哈萨克,使俄罗斯远东石油方案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至少下降了50%。对此,俄国人马上示好,称将考虑通过哈中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

  这回轮到日本人跳出来了。日本媒体称,日本政府已经改变了以往“不偏重北方领土问题而全面发展两国关系”的做法,重新确定将领土问题作为日俄双方谈判重点的立场。

  俄罗斯两头押宝,玩大发了。

  中日也有直接的石油对抗。2004年1月,中国大庆停止向日本出口原油,这项出口贸易始自1978年。2003年,中国对日出口原油300万吨。作为一项长期贸易协定,大庆原油对日出口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支持。那么,此次停止出口有什么背景?海春晓油气田。

  2004年5月末,中方在东海春晓油气田动工的消息传出后,日本媒体就像炸了锅,中日关系大幅降温。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公里的东海西湖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油气田开发是一个四方合作项目,包括中海油、中石化、优尼科和壳牌。之后,优尼科和壳牌基于“商业理由”,决定从海春晓油气田项目撤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