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韩国“耻感文化”照出中国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4-04-30 11:18:02  


“耻感文化”普遍缺失已成为中国官场一种体制性弊病。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讯/晶报日前登载汤嘉琛的评论文章《韩国“耻感文化”照出中国问题》指出,韩国总理在沉船事件中引咎辞职展现的“耻感”令人感佩,而恰恰是在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耻感文化”反倒成为了一种稀缺品,尤其在中国官场,“寡耻少廉”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官员在民众心中的群像。

  4月27日,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召开发布会宣布引咎辞职,理由是自己作为国务总理应对“岁月号”沉船事故负全责。郑烘原承认,在初期救援应对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家属能原谅及理解他的决定。韩国总统朴槿惠随后批准了郑烘原的辞职请求,称将在沉船事故搜救工作收尾后受理辞呈。截至目前,4月16日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已确认188人遇难,另有114人下落不明。

  国外政要因发生重大事故而引咎辞职,几乎已成为一种“传统”。按照现代国家的执政伦理,政府官员即使与重大事故没有直接关联,也必须主动承担作为领导者的责任,这是作为一名政客的角色属性和职业风险。尽管我们此前见过不少国外高官引咎辞职,但韩国总理在沉船事件中展现的“耻感”,依旧令人感佩。

  曾有学者以“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区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前者主要依靠内心的信仰原则来自我约束,而后者则依靠外部的约束力来规范自身行为。“耻感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传统,与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密不可分。研究日本和韩国的历史不难发现,“耻感文化”在这两个国家表现得非常的典型。

  然而,恰恰是在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耻感文化”反倒成为了一种稀缺品。尤其在中国官场,“寡耻少廉”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官员在民众心中的群像。按照常理,官员应该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引导者,但他们却时常因为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而仕途折戟,有些问题官员在贪污腐败方面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此前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方官员竟会在平时交流贪腐经验,其“无耻”可见一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