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社会的浪漫主义脉络

http://www.CRNTT.com   2014-05-02 09:51:21  


明星咖啡屋是台湾文学地标之一。(陈迎竹摄)
  中评社北京5月2日讯/联合早报日前登载陈迎竹的文章《台湾社会的浪漫主义脉络》,从政治抗争经历、文学艺术创作、宗教投入和人情味与社会公德心的挥发,可归纳出台湾社会发展的一条轨迹:人群潜意识中普遍具有的浪漫主义驱动力。几十年来的台湾社会发展,可以从几个方面找到一股“浪漫”的轨迹。详论如下:
 
  从政治抗争经历、文学艺术创作、宗教投入和人情味与社会公德心的挥发,作者归纳出台湾社会发展的一条轨迹:人群潜意识中普遍具有的浪漫主义驱动力。

  了解一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很多,社会学家可能会寻找社会常态与病态的形成、制度之间造成的矛盾等等,提出系统性的分析,或设计解决方案。

  而从历史脉络的观察中,归纳出一个社会的某种特点,固然不能解答问题,却是一种趣味。

  几十年来的台湾社会发展,可以从几个方面找到一股“浪漫”的轨迹。

  一、知识分子对社会与政治的热忱。太远的不说,仅以国民党到台湾之后,从早期的雷震、殷海光、吴三连等等外省与本省籍知识精英,都以言论和行动表达对民主自由的信仰。在蒋介石铁腕统治时期,许多人都在这过程中付出巨大代价。雷震在《自由中国》杂志坚信要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需要成立反对党制衡国民党而遭蒋介石疏远,继而被免去官职、撤销党籍,又为筹备组党而锒铛入狱,被判十年徒刑。出狱后仍坚持为台湾的处境发言,今天台湾提起民主化的历史,都不能不提这位外省人。

  殷海光被誉为台湾第一代自由主义代表之一,他积极引进自由派新思潮,并为上世纪60年代组党运动提供理论基础,在雷震入狱、《自由中国》被查封后,他持续遭到国民党围剿,失去台湾大学教职和补助,经济陷入窘境,生活遭到监视,却坚持做“冰山上一只微细的蜡烛”,拒绝向权力屈服,他的学术与政论文章影响深远,铮铮风骨更受到党外人士的尊崇,影响了后面数十年反抗国民党政治运动的人物与思想。身心备受煎熬,殷海光罹癌仍坚持著作,49岁病逝,留下800多万字的著述。

  吴三连创办台湾第一份晚报《自立晚报》,在民主化前始终坚持无党无派的理念,为此三度遭到停刊。施明德为民主运动坐牢25年,被称为台湾曼德拉。受殷海光影响的人物包括李敖,他与国民党缠斗多年,坐牢四年,数十本著作被禁,在那个印刷才能传播的时代,仍坚持偷偷出书,目的只为揭露国民党。以揭露政府来说,他可算是斯诺登的老祖宗。

  而从党外到成立民进党的第一代政治人物,坐牢、妻离子散者,所在多有,林义雄一家三口被刺杀,郑南榕自焚,并未制止抗争者前仆后继。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抗专制、追求民主权利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身影代代接力,不曾断绝。这些行为背后是强大的精神理念,为国家社会遂行正义。这一套在金庸笔下、传统中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行为,在台湾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轨迹处处。且不论对错与是非,没有浪漫牺牲的胸襟,这些都不可能。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