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发展仍保持较好态势

http://www.CRNTT.com   2013-07-22 08:21:14  


 
  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化解任务非常艰巨。中国的产能过剩主要是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有可能导致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过剩行业的利润会继续下降,优秀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

  房价持续上涨,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加大。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挤压,一些居民热衷于房产投资,一些企业不愿把资金用于生产与实体经济投资,而是持有银行存款或进行金融投资,相当一部分资金最终进入房地产行业。

  跨境资金净流入过多,人民币升值过快。近几个月,套利资金通过贸易等渠道大量流入,导致进出口统计失真,干扰了人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助长了理财产品等金融业务扩张,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一阶段,随着美元逐步走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继续升值的趋势。

  中国仍具备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文章表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将极大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大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领域和范围,放开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促进了民营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的动态比较优势逐步形成。

  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扩大内需潜力加快释放。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增速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同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加快破除户籍、土地、教育等方面制约城镇化的制度性障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也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有运用空间。中国有效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取得了显着成绩。我们在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运用上,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中国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空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和工具。

  这些条件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短期内表现为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和部分新兴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去年9月份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以来,企业不再大规模降低库存,一些企业开始回补库存,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支撑。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5%左右,登记失业率基本稳定在4.1%左右,完全有把握实现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同其他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