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谢长廷以己身为敲门砖打开民共交流大门 | |
http://www.CRNTT.com 2013-06-29 10:10:34 |
透过国共平台,“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的目标已达成一半以上。但从台湾地区历次及各位阶的公职选举看,民进党仍影响或掌握着四成及以上的选民。何况,由于受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影响,“政党轮替”今后有可能会成为常态,民进党还有上台执政的可能。因此,倘是不设法加强对民进党的交流工作,“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就不到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尤其是随着两岸交流深入,民进党对两会所签署的各项协议进行抵制,使之难以落实贯彻,也是无法忽视的政治现实。在此情况下,尽早建立民共交流机制,就一方面能够较好地落实两岸交流及协商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在一旦再次发生“政党轮替”之后,两岸交流的态势不致发生倒退,可以避免出现“真空”状态。 由此,北京对民进党人登陆的条件不断降低,最近更是发展到不以其放弃“台独”为先决前提;甚至到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近日所说的“尽可能帮忙”。但即使如此,还必须要有突破口。,而谢长廷去年的“开展之旅”,及今日的“红绿研讨会”,就自然而然地承担了这一角色任务。 从主动为“美丽岛事件”军法大审的被告担任辩护律师开始,谢长廷就走上了“党外”活动的道路,并成为民进党创党十人小组成员之一,连“民主进步党”的党名也是出自他的建议。这使他在民进党的发展史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他先后两次出任党主席,一次出任“行政院长”;在一九九六年首次“总统”直选中,作为彭明敏的副手,代表民进党首次出战“总统”选战;二零零八年更是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身份参战。 谢长廷在民进党内素有“小诸葛”、“智多星”之称。本来,他与陈水扁处于同一起步线,一同当选为台北市议员、“立委”;甚至还一度高于陈水扁,担任民进党“立法院”党团领导职务。但后来由于顾全大局,在台北市长党内初选中礼让于陈水扁,此后就只能是望陈水扁的背项。 谢长廷在党内拥有重要派系。最早是成立“福利国连线”,旗下拥有一大群干将。民进党解散派系后,他以其在“总统”选举中的竞选总部班子为班底,成立“维新基金会”,自任其董事长,作为“影子政府”。他拥有媒体地盘,自己也定期到电台开讲,并经常出席电视台谈话节目,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他的派系实力也较大,“谢系”是仅次于“新潮流系”的大派系。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