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委会结构“排谢堵蔡”的另两个观察点

http://www.CRNTT.com   2013-05-11 08:48:02  


 
  实际上,党籍县市长由于必须出政绩,而目前台湾地区的地方治理,尤其是农业县的经济收入,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度极大。这也正是大陆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在属于民进党“大票仓”的台湾中南部“走透透”,受到当地地方首长热情接待和农渔民亲情欢迎的主要原因,因为郑立中为他们牵线,与大陆签署了大量的销售合约,使他们的产品得以又快速又高价地售出。因此,民进党执政县市的行政首长,尽管政治立场有所不同,但对两岸交流基本上是持欢迎态度的。而民进党中生代“立委”,也大多是属于“交流派”。因此,他们倘加入“中委会”的运作,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委会”内“拒中派”占多数的格局,减低“独”味,增强“交流派”的实力。

  另外,蔡英文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用意,就是要牢牢掌握住党籍县市长这些“大庄脚”。众所周知,在台湾地区的“总统”选举中,本党籍县市长就是本党籍“总统”候选人的“大桩脚”,而“椿脚”即是候选人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而在选区内所布建的选举动员或贿选买票的据点。在传统的选举“布桩”过程中,候选人“椿脚”大致上可分为大、中、小三级,而形成类似金字塔形的选举动员组织。大盘的“椿脚”是县市长及县市议员,“中椿脚”是乡镇长及乡镇级的民意代表,“小椿脚”是村里长、家族族长、彩票组头及候选人的亲友等。传统“布桩”拉票甚至是买票的选举方式,有如候选人彼此之间社会关系资源和财力的较量,使得选票的胜负取决于候选人谁的人脉广、关系够,谁的财力雄厚出得起高价码。党籍县市长“大椿脚”一般上对蔡英文怀有好感,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两岸交流的观点基本相同,另一方面是蔡英文曾选过一次“总统”,这些县市长作为“大椿脚”,已与她颇为熟识,有着“战友”式的情感。现在既然蔡英文还希望能再选“二零一六”,两者之间就有互相利用的价值。蔡英文将党籍县市长拉进“中委会”,有利于增强他们在党中央决定两岸政策方向时的话语权,并对蔡英文“知恩图报”;而蔡英文则利用基本是属于“交流派”的党籍县市长来壮大自己的阵容,力图压低“拒中派”,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选情的党内政治氛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