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春节不应仅是“消费黄金周”

http://www.CRNTT.com   2013-02-08 13:51:39  


  中评社北京2月7日讯/每到年头岁尾,总会听到身边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春节越来越没意思了!”更有民俗学家惊呼:“春节正在消失!”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所谓“年味少了”,从表面上看多是指传统年俗正在消失或者变异。例如祭灶神、逛庙会、包饺子、拜大年、除夕守岁等过去各地年俗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今多已“无可奈何花落去”,即使有所残留,也都变了“味”。正如许多民俗学者所说,传统年俗与农耕社会联系紧密,如今中国已步入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部分传统年俗的消失和变异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年味”要通过各种春节年俗等形式化的东西来表现,但是它并不完全依赖于各种繁琐甚至陈旧的传统年俗仪式。“年味” 过去之所以厚重,是因为那时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较小,人们在家庭、宗族血缘关系下,积蓄了一年又一年的“人情味”、“亲情味”在年末发酵,从而渗入人们对过年的回忆。现在随着人员流动性变大,旧的社会关系已经逐渐被消解,“人情味”变淡,自然年味也随之减少。

  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指出,中国春节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具有很强的神圣性,无法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在需求,衰落是迟早的事。但笔者认为,这种论调纯粹是一种文化自虐倾向。2500多年以来,中国人就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传统,把精神超越的对象从人格化的最高神转化为道德性的文化精神。其中,重视家庭是这一传统的核心,而充满浓浓亲情味的春节则是集中体现。所以,绝不能说春节没有神圣性和吸引力,只能说其神圣性与西方宗教节日有所不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