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式养老路在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3-01-24 11:38:55  


经济学家 王福重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讯/近日,中国人保部的官员和学者相继喊话要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合并统一。自2012年养老金缺口和延长退休年龄引起广泛热议以来,“并轨”就已迫在眉睫。现在改革再出发,能否破除阻力、实现全国统筹?经济学家王福重今撰文“中国式养老路在何方”,揭示了中国式养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短期,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只能维持较低的替代率,而中国人有自我养老的传统习惯,在此时是个可以利用的优点。中国是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居民储蓄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替代率低造成的漏洞。

  同时,各级财政减少一般事务性支出,每年拿出1000亿~2000亿元的补贴是完全可能的,这个支离破碎的体系只能靠财政勉力支撑,才能渡过难关。

  延迟退休,提高初次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也是一个办法。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规定了男职工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退休的制度,当时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50多岁。

  今天,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于70岁,超过欧洲。美国、法国、德国、中国香港地区的退休年龄都在65岁左右,延迟退休是有可能的。

  延迟退休减少了领取退休的人数,缩短了领取时间,增加了缴费人数和缴费金额,一增一减,效果十分明显。如果能把退休年龄提高5年,基本可以缓解中国养老保险的暂时困境。

  但是,这打乱了人们一直以来的预期,人们工作的目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享受生活,或者闲暇。退休是自主安排个人生活,享受自由时光所必需。退休过晚,精力不足,享受不了闲暇生活,生活质量会下降。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制值得提倡和推广。在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低、个人账户空转之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必要的弥补渠道。基本养老替代率水平低下,正是发展企业年金的大好时期。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也是合适的激励手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