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缘何传出民进党二三线人物参选台北市长?

http://www.CRNTT.com   2013-01-23 10:04:08  


 
  “爱”的是,由于在正常的“一对一”情况下,蓝军参选者几乎是“躺着选也可当选”,而泛蓝阵营中某些“舍我其谁”者,往往就不按照泛蓝阵营的共识自行参选,而造成蓝军“鹬蚌相争”,绿营“渔翁得利”的意外。一九九四年的台北市长选举,就是因为泛蓝阵营内国民党与新党互不相让。分别推出黄大洲和赵少康参选,让本来没有希望的陈水扁居然顺利当选;六年后的“总统”选举,本来也是希望不大的陈水扁,再次坐享“渔翁得利”,在“连宋争”之下“冷手执个热煎堆”。因此,倘若在二零一四年“七合一”选举中,蓝军也会发生“黄赵之争”,代表民进党出战而本来没有希望的苏焕智或许添财等人,说不好就将会步陈水扁的前尘,得以当选,成为在目前国民党执政的情况下,担任最高政务官公职的民进党人(现在是高雄市长陈菊)。毕竟,与二零一零年的“五都”选举相比,去年初的“总统”选战在台北市的选情,蓝绿基本盘已有逐渐接近的迹象。但即使如此,台北市的选民也已有了“弃保”的经验,如曾经声望如日中天的宋楚瑜参选台北市长,却只能是铩羽而归。

  民进党人对台北市长选举之役畏战表现最突出一次,就是二零零二年的台北市长选举。当时争取连任的国民党籍台北市长马英九如日中天,无论是马英九自己所展现的气势,还是坊间的印象和社会上的舆论氛围,都是马英九势在必赢。因此,当时民进党即使是有着正在执政的极为有利条件,党内也没有人敢于挑战马英九,担心会变成鸡蛋碰石头,落得个“败将”臭名。

  但是,倘若民进党没有人参选台北市长,就会带来两个层次的负面效应。其一是即时的负面效应,就是参加台北市议员选举的民进党候选人,未能获得“母鸡带小鸡”式的加持,在没有台北市长参选人这只“老母鸡”带领下,他们就象失群离队的“小鸡”,无法拉抬气氛,甚至会遭到对方狙击。而具有战略意义的负面效应,就是未能为陈水扁两年后的“总统”选举争取连任而巩固基本票盘,亦即在民进党无人参选台北市长之下,民进党在台北市的票源就将会流失,陈水扁在台北市就将会输得很惨。

  也正在此时,民进党副秘书长李应元在其派系大佬谢长廷的劝进之下,挺身而出,参选台北市长,挑战马英九。此举当然是既能带动了民进党市议员候选人“小鸡”的选情,也为陈水扁巩固了基本盘。因此可以说,李应元是以牺牲小我,来顾全大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