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希拉里主义落幕?

http://www.CRNTT.com   2013-01-15 11:48:18  


 
  希拉里一开始提出的新方针叫做“巧实力”。四年以后的今天,也没有人知道到底什么是巧实力。在英文里,这更像一款新车或者手机系统的名字。我们只知道,对超级大国美国来说,“笨实力”是更省心的,大棒所至,开山破石。巧实力很细致,很精美,也很辛苦。四年以后,希拉里说,她对这份工作的强度感到吃惊。这是一份每天24小时,一周7天不休的工作。要让美国的“大棒外交”变成绣花般的穿针引线、长袖善舞,希拉里必须把一年中一半的时间花在“环球旅行”上。四年里,希拉里跑遍了110多个国家,总行程惊人地超过了135万公里。美国媒体因此把希拉里称为是“最繁忙的国务卿”,而如果把出访国家数量作为外交成果评判的重要指标,那么希拉里也将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国务卿”。

  要想有“巧实力”,就得下“苦功夫”。四年下来,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希拉里衰老了、疲惫了、晕倒了。她准备离去。但美国外交政策已经深深刻下了希拉里式的遗产。

亚洲的遗产

  希拉里重来不惮于发表口号式宣言。2009年7月,希拉里在泰国首都曼谷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从此至今,美国“重返亚洲”就成为最普遍的国际政治语言。而每当听到有人说:美国“重返亚洲”的说法不对,因为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他:这是希拉里说的。

  只有学者才会在“回归”准不准确这样的字眼上较真。希拉里不会。她的想法很明确:因为中国在崛起、印度在崛起、亚洲在崛起,所以亚洲就是美国新的重点政策方向,“重返亚洲”就是美国新的外交战略支柱。2011年10月,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宣布,欧洲中心的时代结束了,美国在中东的力量要继续撤离。美国要建立的是一个“太平洋世纪”。一个好的亚太政策,既能使美国分享与亚洲国家经济合作所带来的长远好处,又能从政治上制约对其构成安全威胁的国家。

  “回归亚洲”、“太平洋世纪”,这样的石破天惊的话语几年来完全主宰了国际政治的主题。但如果希拉里只是说说,她最终还是没有超越一个参议员的水平。作为一个国务卿,她必须在亚洲处理好复杂的矛盾,实实在在地搭建起“太平洋世纪”的框架。

  这个框架的中心就是中美关系。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首先必须处理好中美关系的问题。希拉里显然明白,在当前的格局下,与中国的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必须管理的最具挑战性和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因此在上任之初,希拉里就迅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她用热情的语言重新定义中美关系,规避了那些长期存在冲突的问题。面对经济危机,希拉里用
“同舟共济”来描述中美两国所面临的境况,她表示希望中美两国携手,领导世界复苏。

  实际上,在整个四年的时间里,美国始终把维持中美双边关系、尤其是经济合作关系稳定作为一项主要的政策。很多人把2010年初的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的事件看作是中美关系转恶的转折点。但实际上,无论是在人权问题上,还是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或者贸易摩擦问题上,奥巴马政府都没有比以前的各届美国政府对中国更加恶劣,甚至还有所收敛。在希拉里所描绘的那个亚太框架里,中美关系至少在纯粹的双边层次上,是需要稳定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