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巨型特征”呼唤中国式城市化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2-14 08:47: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没有复制或机械照搬某个国家、某种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没有复制或机械照搬某个国家、某种模式,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开放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光明日报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士林博士文章表示,与欧美模式相比,两者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但与欧美城市化主要由市场主导截然不同,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构成了推进中国城市化的核心机制。在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的当下,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具有容易控制和发展更加均衡的优点。与拉美模式相比,两者最大的现实问题在于面临着城市过度化和城市病的挑战,但同样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在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城市内部贫富差距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独特和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战略体系。

  “巨国”不同于“大国”

  文章分析,空间和人口是城市化的两大基本问题。城市发展既需要有充足的空间,同时也需要有大量和高度集聚的人口。城市的空间越大,就越有利于人口集聚。但另一方面,城市在本质上又是有限的“容器”,一旦超过了城市可承载的极限,就会导致人口密集、房价昂贵、交通拥堵、就业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重、社会分化加剧、公共资源(如教育、卫生)短缺等更为严重的“城市病”,并从根本上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总体背景可以概括为“地广人多”。这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为面积大意味着“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内需大”,而人口多则意味着“城市化的后劲足和可持续性强”。

  改革开放以来,这两方面的优势一直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条件。早在2002年,世界银行专家尤素福就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有10%是从城市化进程中获得的。2012年,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的《中国展望报告》同样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将快速发展。到2030年,城市居民占总人数的比重将从1/2上升到1/3。这又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在“地广”和“人多”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地广”最直接的问题是容易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而“人多”则必然会加剧生存竞争的残酷性,特别是在城市化速度过快、人类环境与资源已出现相对或绝对不足的当今世界。与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相比,中国式城市化在深层结构上是一种巨国型城市化。在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巨国”不同于“大国”。所谓大国,一般是指“面积大”或“人口多”,而巨国则特指中国这样“人口多”和“面积大”叠加在一起的国家。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