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穗事件警示体育特殊化必须退场 | |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11:16:21 |
前羽球世界冠军黄穗近日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在澳大利亚羽毛球黄金赛中,这位31岁的体育名将代表澳大利亚队出战。黄穗被指在2008年年底失踪,媒体称其或已经入籍澳大利亚。而就在她退役之前,湖南省羽管中心已为她提供了副主任(副处级)一职,并且3年以来,一直是工资照发。 体育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加入外国国籍并且为他国效力,在中国本非什么稀奇的事情,公众也早已能够以一颗平常心看待。黄穗事件惹得舆论哗然,原因显然不在这里。不论供职于一省羽管中心、位居副主任的黄穗是公务员,还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这3年的工资都取之于纳税人,所以事情的要害诚如白岩松在央视《新闻1+1》节目里所说,“如果有这么一个退役运动员,咱们负责给她发工资,但是她替其他国家打比赛,您作为纳税人,您同意吗?” 当然不会同意!凭什么呢?这无疑是一个纳税人最直接最下意识的反应。可是纳税人同不同意,这笔钱已如泼水难收,更荒唐的是,尽管黄穗失踪长达3年之久,但直到她赫然出现在他国赛场上,经过媒体的披露,公众才知道,在我们这里曾经有一位退役体育名将整整吃了3年空饷。 对黄穗吃空饷的说法,湖南体育局回应说,由于黄穗在退役后未在湖南乒羽中心露面,因此她也一直没有办理安置的相关手续,到目前为止,她的身份依旧是运动员,所领的工资也是作为运动员的工资,而她作为湖南乒羽中心副主任是没有工资的。这一回应真所谓漏洞百出,运动员都已经退役了,还能领到作为运动员的工资?就算黄穗所领系运动员工资,难道这样的工资就是不管运动员在不在、去了哪里,可以随随便便发放的吗?一个运动员从退役到安置工作应有清晰的流程,是否只要运动员个人不办手续,便意味着进入了谁也不管的灰色地带? 黄穗事件发生后,新华社曾发表文章剖析,题为“黄穗为何能领空饷,体育用人制度落后世界”,堪称一针见血。而细究落后的缘故,应该是体育的特殊化和随之而来的运动员管理的特殊化。 因为体育的特殊化,所以当黄穗还是一名在役运动员时,相关方面就能以“让其安心训练”为理由,堂而皇之给她一个副处级的职位。类似安排十分常见,而纵览中国体坛,“赛而优则仕”更几乎已成固定模式,似乎非给一个官位就不能体现对退役运动员的关心一样。没人否认体育名将们付出过很多心力、曾经为国争光的事实,但在他们已经因此得到荣誉和丰厚物质报酬的同时,如果再以官位作为报酬,不仅对那些同样付出过很多心力但没有取得优秀成绩的普通运动员不公平,更重要的是,拿出职位安置运动员的不论是公务员机构还是事业单位,想必都有起码的进人和用人制度,制度的刚性何在? 因为运动员管理的特殊化,所以黄穗不妨连续多年吃空饷;因为世界冠军的特殊身份,所以黄穗哪怕3年不上班不参加年终考核,用人单位也只能容忍。甚至在黄穗事件引爆舆论之后,中国羽毛球队一位教练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黄穗代表澳洲参赛,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很正常。”在其他人身上绝对不正常的事情到了体育名将这里突然就正常了,难怪新华社的文章中要发出质疑:难道运动明星在工作单位中真的应该享受“特权”么? 尽管至今为止相关方面都在为黄穗事件寻找各种托词,但媒体报道显示,公众坚持认为,不论是出入境管理方面的缺陷,还是湖南省羽管中心人事管理上的漏洞,还是有人涉嫌渎职为黄穗大开绿灯,公众必须得到一个像样的交待。 越过黄穗事件,则不得不反思体育在中国社会中的合适位置。体育的特殊化一度起到了良好作用,但不必讳言,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黄穗事件不过是这种负面影响的一次集中暴露,其发生乃至引发公众不满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体育是到了终结特殊化,和其他行业一样迈进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