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理泰:伊核危机与中国能源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12-04-10 10:41:35  


 
  国际恐怖分子来无影、去无踪。他们在宗教精神上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长期支撑,在军事实力上又有伊朗核导弹作为后盾,破坏性绝对不容低估。需要指出,伊斯兰教极端势力包括活跃在新疆等地的东突组织,不仅局限于矛头针对西方国家的国际知名的恐怖组织而已。

  如今制造核弹不再是尖端技术了,制造“脏弹”的技术更加容易,难处就在于搞到武器级核燃料,而伊朗恰恰正在生产武器级核燃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姑且不谈核战争的浩劫,恐怖分子仅在各大都市商业中心爆炸几颗“脏弹”,利用核材料强烈而持久的辐射性,造成大面积的“黑洞”,近千年内人类涉足即危及生命。市民惶惶不可终日,势必大举往外迁移,即此足以令这些大都市迅即趋于萧条。

  在国际政治中,某一起系列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是非曲直,一时难作论断。如果要评估该系列事件的发展趋势,则 “强权即公理(Might is right)”的法则,无论过去、目前或将来,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亦即惟力是视;假若就利弊得失的角度着眼,评估本国决策时应该何去何从,则国家远近期综合利益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伊核危机冲击

  再探讨一下,一旦伊核危机爆发,将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何等重大的影响。接着,谈谈中国究竟应该在战略石油储备上采取何等对策,以因应类似的国际能源危机。

  近年中国受到既定的产业政策的推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并大量建筑高速公路,每年有两千万辆轿车投放市场,绝大部分属于国产轿车,仅有少数是进口的舶来品。当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近六成,进口石油的数量急剧增加。况且,每年消耗的石油中,很大的数量并非直接或间接地用于生产目的,而是用于代步或制冷及取暖,亦即“烧掉”了。在沿海大城市,不少家庭拥有两辆以上的轿车。

  中国不小比例的民众在短期内即能跨入高消费的时代,在国际上,此例绝无仅有,乃是举国之幸。然而,由于中国受到下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能源安全根本无法获得切实的保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