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为何普京屡遭反抗却仍高票当选?

http://www.CRNTT.com   2012-03-07 09:22:33  


 
反抗浪潮

  但问题是,有了体制,就肯定要分体制内与体制外。看看俄罗斯的政党,在媒体口中,进入杜马的俄共、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统统被称作"体制内党派"。这些年来,在种种问题上这些政党表面上对普京的"统一俄罗斯"进行对抗,但暗地里却不乏合作。前年发生于小城安加尔斯克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俄共议员在该市杜马里占了绝对多数,而市长是由议员们直选的。结果当选的市长居然是统俄的成员。

  体制外的政党便是由涅姆佐夫、米罗夫、卡西亚诺夫等反对派成员领导的右翼党派。普京这些年着力吸纳了俄共为首的左派,自由民主党为首的民族主义势力,但唯独对右翼政党持打压态度。原因是90年代时,右翼势力,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瓦解苏联的民主阵营经历了严重的失败之后已然积贫积弱。既然他们无法对普京构成威胁,那么普京也就没有必要吸纳这支力量。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支力量会在狭窄的生存空间中迎来中产阶级爆发的春天。

  在普京的体系以及战略环节中,唯独缺少适宜中产阶级生存的土壤。中产阶级有财力,但是普京的"国进民退"让私有经济生存困难。中产阶级有能力,但再有能力也敌不过体制下的"背景"。中产阶级想创业,但是地方官僚们残酷的"剥夺"让许多年轻人无法迈出这一步。

  所以,年轻人们不满,中产阶级不满。所以,他们走上了广场,高喊"普京滚蛋!"所以,他们迅速与上述体制外政党汇合,成了震撼普京体系的一股力量,掀起了一次次的示威浪潮。

  但是,就在中产阶级强力伸张的同时,那些经历了90年代动荡,经历了拿不到工资和养老金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们还在对普京感恩戴德。那些心怀强国之梦的人们还在感念普京带来的大国之威。而年轻的中产积极对那个困苦时代印象是不深的,他们在普京时代步入社会,他们当然因为这个时代和油气经济而成为中产阶级,但当他们想继续发展时,普京的体系却横亘在面前。

  就这样,俄社会被分成了如此分明的两个阵营。谁的人数多呢?不是中产阶级,中产仅占人口的20%。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普京在遭到中产阶级如此严重的反抗时仍然可以高票当选。

  但是未来呢?未来在哪个阵营手中呢?

  眼下的这个俄罗斯仍是那个被90年代自由化改革吓坏了的民族,是一个极度渴望稳定,渴望大国声威的民族。但是,在这个国家的夹缝中,中产积极在成长。未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