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越南何以后来居上?

http://www.CRNTT.com   2012-02-11 10:00:36  


 
  虚职入手,逐步突破

  虽然中国方面非常忌讳谈论越南的政治改革,但事实上,作为学生的越南,确实已经将老师甩到了身后万里之遥。

  越南政治改革的最大突破,莫过于总书记实现差额竞选。而这一职位,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乃是讳莫如深,无人敢对其产生方式提出更改。

  事实上,越南的改革,能够如此深入,得益于其善择时机,渐进突破的策略。

  在实行总书记差额竞选之前,越南就先期实现了政治局设置的布局。2001年,越南即取消政治局常委,复设中央书记处,其成员除总书记外,称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九大之前,政治局常委也称为“五人小组”,为越共高层的“核心之核心”。取消政治局常委之后,越南的政治局规模也不大, 目前只有14人。

  政治局核心成员,分工既明,分权制衡。总书记是中央书记处成员,不担任国家元首之职;总理实权较大,但无军权和党权,国家主席有名义上的军权和政权,总书记有实际军权和有限的党权,却无政权,国会主席职权虽虚但近年有一定充实。

  越共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强势者任总理,温和稳健的弱势者分任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总书记的态势。在越共高层,从个人和条块的党政军权力相当分散,呈现相当程度的制衡色彩,地方干部的权力反倒比中央要集中,很多省委书记同时兼任人民委员会(越南的地方政府)主席或副主席。

  越南的这种高层制衡,不同于中国的“核心制”。

  而正是有了前期的铺垫,使总书记不再是一权独大,对于总书记的差额竞选,才不致引来巨大反弹。2006年,在越南十大上,时任总书记农德孟与阮明哲竞逐总书记,最后农德孟连任。

  在核心实权职位改革的同时,越南最大的突破,是国会代表这种相对虚职的普遍竞选制度。

  2007年,在越南第十二届国会选举中,越南推行了国会代表差额竞选制度。从875位候选人当中选出500位新任国会议员,在很多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人大代表或者国会代表,要不就是官员,不是官员的代表,也多数是花瓶和门面。而越南的直选则是真刀真枪,越南共产党中央推荐的代表,甚至都有两位数的落选。国会代表的竞选,增强了整体政治活力,亦使国会更能代表多数国民的意志。

  而在刚刚过去的越南共产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亦实行差额选举。大会投票确定了279名越南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包括中央委员候选人218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61人。18日,大会投票产生了175名中央委员和25名中央候补委员。本届越共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比例为24.57%,。

  虚职突破,循序渐进的改革模式,使越南改革的阻力减小,革新开放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接近现代政治文明。

  (作者简介:罗天昊,主要研究国家、城市与企业的竞争战略,产业经济与商业模式,其研究成果曾被美国智库引用。 曾为长江商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直属《求是》杂志旗下《小康财智》杂志顾问。现为独立学者。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财经杂志》、《南方周末》等中外顶级媒体撰稿人。着有《中国商业透视》, 即将出版《中国城市竞争》《全球竞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