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五年内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

http://www.CRNTT.com   2011-11-01 09:54:46  


 
相关链接:长平:“孝治”不能治国也不能治家

  2011年01月21日08:34解放网 长 平 资深媒体人

  河北魏县穷而乱,曾经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假药案,该怎么办呢?我想头脑正常的人,都会认为那就发展经济、加强法治吧。天才的魏县政府官员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关键在于“德孝”,关键中的关键又在于“孝”。还是老办法,领导干部带头“孝”。

  在魏县的干部任用规定中,无德无孝一律不予提拔。怎么证明德孝呢?让父母开“德孝证明”。除此之外,媒体还报道说,自“德孝治县”以来,当地开展了一系列德孝工程,如每年举办十佳孝亲敬老媳妇评选、建设高标准敬老院、五保老人吃“财政”等。由此可见,“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古言不谬也。不过,以“孝”打假,从而治乱,魏县的这个逻辑实在不好理解。据我所知,假冒伪劣商品,很多都是家庭作坊生产,父母兄弟此间的精诚合作,到底是孝还是不孝?

  “孝治”被认为中华优秀治国传统的复兴,魏县只是最新的一个例子。在此之前,山西河津、甘肃金昌等地出台过类似规定,都实行一票否决制。没有看到媒体关于这两个地方“孝治”成效的报道,却记得“孝治”之后的河津发生过不止一起矿难瞒报事件,其中著名的王家岭矿难至今没有公布死难者名单。尽管不都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但是其“孝治”至少没有发挥威力。重庆市还推出过“放假尽孝”措施,每逢家中父母、岳父母生日,党政干部必须休假一天,回家陪伴。如今此地大唱“红歌”,而在最红的年代里,“孝”被认为是封建糟粕,“大义灭亲”才是正道,这个矛盾不知道如何化解?

  也曾有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呼吁将“孝”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全国官员“勤政为民”。我希望有人做一个统计,看看那些贪官中有多少人对父母不好,或者说有多少父母在他们升迁的时候,不会给他们开“德孝证明”?据说大贪官胡长青同时也是一个 “大孝子”,总是让岳父睡床上自己睡地板。更多的官员根本无须如此劳神,权势之下,马屁精如云,“孝敬”其父母者,何止一家一姓?

  根据媒体报道,魏县已经有十多个干部因为“不孝”而未获重用。我很想知道这些阻止子女仕途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铁面父母。然而,报道出来的只有两位女干部,其中一位“和妯娌、婆婆之间关系处理得不好”,“还有一个是因为不孝顺公婆”,因此没有得到“德孝证明”。再联想到在这场“德孝”运动中,该县“每年举办十佳孝亲敬老媳妇评选”,这不就是“三从四德”的借尸还魂吗? “孝治”成为打击女性独立发展的手段,其结果也只会进一步破坏婆媳关系。

  有人会说,敬爱父母有什么不好呢?没什么不好,而且这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但是,“孝”一旦成为制度,它既不讲道理,也不讲感情,而只是一种治理的手腕。根据胡适的研究,“孝治”的历史自汉代始,是叔孙通为建立汉帝国的“无赖粗人”创制的一种“帝国宗教”。鲁迅在讨论“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时认为,“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

  地方官员热衷于“孝治”,并不在于孝能打假治乱、反腐倡廉,而是想要推卸治理假乱和腐败的政府责任,还可以用“传统文化”来蛊惑人心。媒体曾经找出一些老人,他们得不到儿女的照顾,晚景凄凉。那些儿女的确负有责任,但是如此报道也极容易掩盖更重要的问题。假如社会保障健全,老人不靠儿女也能活得很好,他们还有这么凄凉吗?儿女还会那么厌恨老人吗?收起税来毫不手软的政府,怎么就不对社会保障负责呢?

  记者调查发现,魏县大多民众都拥护“孝治”。这不过是因为,他们面临的选项,只有“孝治”和“不孝治”。而且大家心中都没有安全感,靠不了社会保障,就只能牢牢地抓住亲人。这种心态往往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事实上,在一个社会保障健全的社会,在一个不以“孝治”而以“法治”的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爱为基础,往往更好而不是更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