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欧洲也有国有企业 | |
http://www.CRNTT.com 2011-09-21 10:19:06 |
■ 欧洲国企的生存土壤 欧洲人信仰社会公平,希望国家代表他们对资源和财富进行平利用和分配 欧洲近代受长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影响,左翼势力强大,社会公平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希望国家代表他们的利益对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公平利用和分配。与美国强调机会平等,公开竞争,谁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发财的观念不同,欧洲人认为只有机会平等还不够,还要有起点公平与公平分配,使弱者在竞争中也有机会参与。正如1951年社会党国际重建时发布的宣言说:“不管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社会的方法上,还是建立在其他方法上,不论他们是受宗教原则的启示,或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他们都是为共同目标而奋斗,这个目标就是一个社会公平分配、生活美好、目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 战后私产国有化能发挥集中优势,英国工党主张在经济领域各个门类建立国有产业 1929年经济危机,欧洲一些私人银行和企业大批倒闭,无法继续经营,使国家直接介入,形成了强大国有资产。以英国为例,19世纪政府对私有工商业一贯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很少有国家运营的企业。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特殊环境迫使政府接管了一些与战争相关的产业,并发挥了政府统一管理、集中应对的优势,于是战后便有许多人提议加大私人产业国有化的力度。 1945年,主张生产、分配和交换公有制使命的工党上台执政,英国正式拉开了大规模国有化的序幕。1979 年,国有产业几乎在经济领域的各个门类都建立起来,触及到每个英国人的生活。虽然仍有 90%的经济活动在国有经济部门之外进行,但英国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通讯等重要经济部门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承担大量非盈利性的社会劳务活动。 国企解决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德国公用事业仍以社会公有为主导 外部性理论强调,私人企业的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私人企业就没有动机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完全的市场行为无法满足整个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因此,依靠自由竞争不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时,政府往往通过建立国有企业的方式解决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问题。具有浓厚福利色彩的欧洲,德国目前的城市公用事业仍以社区共有为主导。 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1)供电:完全由市政府(或社区)所有的588家,占43%的市场份额,国家(国有法人股)所有的超过100家,完全私有化的仅5家。(2)供气:完全由市政府所有的556家,占70%的市场份额。(3)供热:完全由市政府所有的492家,占72%的市场份额。(4)供水及污水处理:完全由市政府所有的693家,占51%的市场份额。(5)垃圾处理:完全由市政府所有的243家,市场份额接近50%。(6)城市交通:完全由市政府所有的超过200家,国家所有的约10家,完全私有的约120家。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