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朱熔基热”:深入改革的殷殷期望

http://www.CRNTT.com   2011-09-19 08:51:44  


 
  对于已经卸任的很多中共领导人来说,自己的一生都与整个中国的转型相捆绑在一起。以薄一波这代领导人为例,从革命到建国再到治国,每次重大决策背后可能都有他们的身影,从个人的角度记录下亲历重大事件的细节,非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往往是这些领导人自身的愿望。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朱熔基这一代领导人。从1978年开始,朱熔基这代领导人先是作为改革的地方先锋存在,随后又承接了中国改革的全局性重任,这使得他们必然需要对改革本身作出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回应,即使是在卸任之后。 

  一如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程所评价的:卸任的领导人出书是政治开明的表现,他们曾身居要职,具体参与了国家重大事件的决策,能以亲历者的身份从宏观到微观高屋建瓴地阐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治国之道,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对人民负责。 

  的确,作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改革的领导者与践行者,朱熔基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国家责任感。1998年3月,刚刚就任总理一职的朱熔基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表讲话时便放出豪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一次会议上,同样广为流传的还有“如果本届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们就对不起人民”等语句。 

  如今,在离任八年多之后,朱熔基在《实录》中通过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照片全面回顾了自己领导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时的艰辛历程。按照出版商的说法,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其内容涉及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影响巨大且不乏争议的问题。以典型的“朱氏风格”的笔调回溯自己的改革历程,可以理解为一直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朱熔基对历史和时代所作出的回应。 

在互动中反思改革 

  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随着社会发展,政治越来越开明,一些限制会逐渐减少,领导人出书应该会越来越多。”这当然没有错,不过随着改革过程中问题的不断涌现,民众对于改革以及改革者本身也有了与日俱增的了解欲望。《实录》一书的脱销和人们对书中内容的热议,便体现了社会本身对于以往改革的瞩目乃至反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