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全民调提名办法能否实现民进党翻身之梦?

http://www.CRNTT.com   2010-12-29 08:46:36  


 
  按照西方的政党制度,一个政党的权力核心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党主席,其二是提名机制。由于在西方政党制度中,政党只是选举机器,故党主席未必掌有党内的实权,特别是在执政之时。相对之下,提名机制因是决定谁可以代表党来参加选举,可以说是通往政治权力之钥,尤其是在政党板块泾渭分明之际,只要获得党的提名,几乎可以说是当选的保证。在一般情况下,当有意参选者的人数多于当选的席次之时,如果协调不成,就必须依靠初选制度来定夺。因此,党内提名制度是走向权力的第一道门槛。

  而从宏观上看,政党以初选制度来提名该党的候选人,具有三层意义:一、初选是政党党内民主化的具体指标之一;二、初选可提供党内候选人向党员(或一般选民)推销自己的机会;三、初选可提升政党在正式选举时的竞争力。首先,实施初选提名制度,基层党员或一般选民就将可藉由初选而扩大其参与党内决策的管道与影响力,这无疑是政党党内民主化的一大进展,而党员亦可因此而增加对所属政党的认同与向心力。其次,藉着初选的提名制度,候选人也可接触到更多的民众,给党员或选民更多的信息,并可善用媒体凸显候选人的人格特质与政策立场,塑造候选人的正面形象,使党员或选民的意见更受到重视。其三,民主国家中政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推举候选人竞选公职,并进而取得组织政府的机会,以实现政党的理想、政纲或政策;政党藉由初选的实施,将可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并使政党所推荐出来的候选人,更能代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与利益,也更有机会在正式的选举中脱颖而出获得胜利。

  民进党自成立以来,党内初选提名制度经历了干部评鉴、党员初选、公民投票、民意调查等形式,但往往是采多种形式结合的办法,较少采用单一形式。民进党刚成立时,多采推荐提名制度。实际上,催发民进党成立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党外民主运动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党外人士投入选举活动。那种党外人士单打独斗,“水牛过河各顾各”,凭藉自身优势自行报名参选的方式,已不适合形势的发展,有可能会消费选票资源,因而开始思考集中推荐的方式。就在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的各路党外人士在圆山大饭店开会,讨论推荐公职提名人的过程中,有与会者提议,不如干脆成立政党,以方便提名和统筹指挥选战,从而催生了民进党。因此,民进党成立初期,仍然沿用这种推荐提名的方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