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美日之间新一轮战略博弈不可避免

http://www.CRNTT.com   2010-12-20 00:17:24  


 
  中美在亚太海域的战略交锋

  中美这一轮在亚太的战略博弈主要表现在海域的交锋。美国近年来原已以关岛为重点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天安舰事件发生后,美国感到这是加强军事部署、巩固它在亚太霸权地位的大好机遇,立即牢牢抓住这一契机,调兵遣将,频频举行军演,炫耀武力,在军事上外交上大力支持韩国,并趁机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与韩国达成延长美军驻韩时间的协定。同时美国又施展所谓“巧实力”,利用东盟一些国家与中国之间在南海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议对中国发难,籍此拉拢东盟,加强其在东南亚的地位。美国和日本一再扬言,要把中国的海军限制在第一岛链内9。

  中国一贯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与美国争夺亚太海域主导权。中国原来海军力量十分薄弱,海洋权益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国力提高后加强海军建设并采取若干措施加强对海洋权益的维护,例如,要求美国及其他海洋大国遵守海洋法尊重中国在其经济专属区的权益,派遣舰艇在国际水域航行和进行科学考察,在某些争议区域以适当方式显示自己的主权,等等,这是应有之义。但美国恰把中国海军力量这种有限的增长(远不能与美国相比)看作对其在亚太霸权的潜在威胁,并认为中国这些维护海洋权益的合理要求和行为触犯了它原来设置的底线,妨碍它的“自由航行”,而持反对、阻扰、打压的态度。中国为维护国家主权和自己的海洋权益不得不起而抗争。在这一轮交锋中,美国处于攻势,中国处于守势,这是很明显的。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争议的冲突与较量

  钓鱼岛主权争议原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老问题。1982年两国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中方提出搁置争议,日方没有反对,双方事实上就此达成了默契。10多年来中国虽然坚持对钓鱼岛的主权,但在行动上遵守搁置争议的原则。日本虽未正式承认两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存在争议,但在行动上尚算克制,如在一般情况下不准其国民登岛。因此长期以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虽发生过一些摩擦,但没有发生大的冲突。这次中日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日本积极推行扩张海上领土的海洋战略的结果。冷战后日本一些战略家总结历史教训,认为历史证明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向大陆扩张是行不通的,只能以海洋国家的定位谋求发展。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确认“专属经济区”概念并重新定义“大陆架”概念后,日本认为这是扩张其“海洋领土”的绝好机会。其后历届自民党政府先后制定了扩张“海洋领土”的战略、法令、计划。按照某些日本战略家的设想,扩张后日本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总面积将是日本陆地国土的10倍。11民主党政府执政后全盘继承了自民党政府的海洋战略。

  这次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日本巡逻船发生碰撞,原为一偶发事件。其所以为发展成为中日两国间一次激烈的冲突与较量,主要是由于日民主党内以外相前原诚司为代表的强硬派12,为了推行海洋扩张战略,坚持以国内法扣押和审讯中国船长,力图籍此事逼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如果中国方面承认或接受日本这些行为,那就无异承认、接受钓鱼岛是适用日本国内法的、主权属于日本的岛屿。这触犯了中国的底线,是中国绝对不可能接受的。经过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和有力的反制措施,菅直人政府被迫放人,矛盾有所缓和。但斗争并没有结束。中日在东海的海域划界和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争议将长期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日这场冲突中美国的态度。美国一方面表示对钓鱼岛的主权争议持中立态度,另一方面又表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为日本撑腰。在日本被迫放人后美国智库人士评论说,这件事看上去是中国得分,日本失分,但“实际上日本是赢家”,是中国失分。因为这使美国“不得不站在日本一边”,也会使有关国家疏远中国并寻找保护。13这些评论反映美方认为中日矛盾激化在战略博弈中有利于美国。这不能不使人深思,日本强硬派人士的冒险行动有没有美国背景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