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上海大火反思 | |
http://www.CRNTT.com 2010-11-25 14:07:06 |
据统计,高层建筑施工中发生的火灾占整个高层建筑火灾的85%以上,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火灾、北京央视大楼火灾、哈尔滨360火灾,都是在建建筑火灾。 “电焊的焊渣,已经数次成为肇事元凶!”这名专家表示。大火扑灭后,有消防专家曾进入胶州路728号楼内,他告诉记者,胶州路的火势,已经使该栋大楼成为“炉膛”一般“立体燃烧”,专家在底层民居看到,可燃物均已燃尽,这种火灾,建筑的火灾荷载、高度、火场需要的供水,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现有的消防条件。 上海消防研究所的这名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在建工程急剧增加,临时建筑物布局、施工材料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灾,而且,在建建筑工程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易形成立体火灾。 他们的一份分析报告这样陈述: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墙体外部保温墙面、门窗没有封闭、上下左右贯通,建筑内部堆积大量可燃建筑材料,施工脚手架上竹排或木质的跳板、防护网等均为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便从着火点向上部迅速蔓延,特别是利用聚氨酯泡沫制成的建筑外墙保温板,使火势在急速向上方蔓延的同时也向下方蔓延,且燃烧速度很快。此外,上部燃烧的碎片飘落下来,又能快速引燃下部的脚手架上竹木质跳板和其他可燃物。在建建筑工程一旦发生火灾突出的特点是,建筑内部的可燃物起火能引燃外部的脚手架,脚手架燃烧能快速引燃内部的可燃物,因此不论什么部位起火,都能迅速连锁反应,形成立体的“冲天火柱”。 同时,在建建筑工程防火功能薄弱,难以控制火灾发展。在建建筑工程没有自动报警与水喷淋系统,绝大多数也没有设置临时供水竖管。火灾发生后,建筑没有防火分区,没有卷帘、防火门等分隔设施,难以控制迅猛发展的火势。 不过,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的专家也提到,上海国际环球中心在这方面是个特例,该建筑的供水竖管随着建筑高度的上升,也随之上升,值得推广。他们建议,应系统地开展对在建建筑工程火灾的预防与扑救对策的研究。在以往对火灾预防、灭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提供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尽可能解决消防队伍在预防和扑救在建建筑工程火灾中遇到的相关难题,有效抢救生命和保护国家人民财产。 胶州路起火大楼的脚手架上其实也悬挂了四五组灭火器,每组两个,但这些灭火器并没有使用,事实上,这种小型灭火器在大火面前根本就无济于事。 为此有消防专家建议说,类似胶州路这种修缮工程,就应该设立专门守望的人员,在楼顶或地面,随时观望,一有情况,立即打开水阀,架设水枪灭火,即可避免“火烧连营”。 是设备不足,还是配置不科学? 在高层火灾的现场,如果没有足够高度的举高消防车,常常无法从外面用水枪灭火。因此,国内不少地方近年也进口或拟进口举高车,但专家认为,装备的“长高”速度本身远远跟不上楼宇的长高,50米以上的高层应立足于建筑消防设施自身,立足于自救。而拥有最高的举高车,代价高昂,使用并不尽如人意。如此昂贵的“装备秀”大可不必。 据介绍,上海有一辆从芬兰进口的工作高度90米的举高车,浙江杭州有进口可到达101米的,沈阳也有101米的,网上搜索新闻“进口举高车”,不仅可以发现国外生产商的介绍,也多有各地城市引进“某地第一高”的消息。 超过68米的举高车,费用就达到1000多万元,100米左右的,费用达到2000多万一辆。而事实上,这类举高车由于自身过重、过长、过高,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常常无法拐弯、无法停车,甚至不能进入小区。 消防专家告诉记者,南京曾经进行一场消防演习,进口举高车经过在市区路面的两个半小时折腾,才到达火灾现场。大型举高车出动,甚至需要一辆车先跑一趟侦察路线,才能动身。因为出动不便,不少城市的举高车甚至连一次都未曾参加实战。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