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民进党转型的困境及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0-11-19 00:28:17  


 
  其一,蔡英文因素。2008年民进党下野之际,对于深陷危机泥潭的民进党而言,“形象清新”、没有派系背景的蔡英文是一个最佳选择,因为民进党急需一位能为各派系接受并能让民众耳目一新的人物,以便使民进党不至于分裂并让民众看到民进党有改革的希望。然而,蔡英文所谓的“形象清新”主要是指其没有派系背景、没有贪渎案底以及都会型知识女性等方面,但在“台独”意识形态方面,众所周知,蔡英文曾经是李登辉“两国论”的主要炮制者之一,陈水扁执政时抛出“一边一国论”及“废统”、“正名”、“制宪”等一系列激进“台独”政策时,蔡则是扁政策重要的捍卫者与执行者之一,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后还曾自我表白“立场坚定”。因此,希望蔡英文以壮士断腕之姿“颠覆自我”,带领民进党与陈水扁“急独”路线做彻底决裂与切割,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蔡英文也瞭解,“陈水扁共犯结构”不仅仅是陈水扁个人贪腐的问题,也有民进党的结构性问题,包括政治运作方式、政治文化以及“台独”意识形态等问题。作为“陈水扁共犯结构”的一员,蔡英文至多也只能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对党内弊端进行一些微调,重大改革与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二,派系因素。民进党组织与权力结构“派系共治”的特点,使得政党运作的实际情形则是:若不出现类似陈水扁式的“强人”,派系之间相互牵扯制约便是常态,政党任何重大政策、路线、组织体系变革都将举步维艰。蔡英文不是“强人”类型的党魁,在党内也没有明确的派系归属,她实际上是依靠新潮流的支持以及各派系相互斗争妥协才顺利当选并连选连任。目前对外以“台湾新社会智库”名义公开运作的新潮流系,其强调的三大主张包括“台湾独立”、“群众运动”及“社会民主主义”等,在意识形态与策略路线方面正居于党内主流地位;另一方面,以辜宽敏、蔡同荣以及扁系人马等为代表的“台独”基本教义派,虽非党内具体派系,却因激进“台独”主张成为“深绿”代表,俨然成为民进党的“政治正确”,深刻影响甚至左右着民进党的政治主张与策略路线,任何想要改走温和路线的主张,都将遭到无情的批判。

  其三,政党属性因素。民进党前身是反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党外势力”,性格上本来就具有极为强烈的反体制特质;后来“台独”主张逐渐演变成为民进党的“基本纲领”,推动“台独”运动、建立所谓“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就是要摧毁现行体制,这也清楚地表明民进党的反体制属性。蔡英文称“中华民国”为“流亡政府”也是“反体制属性”的表露。正是因为具有反体制属性,使得民进党为了实现其政策主张,可以不惜破坏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走激进路线、作焦土式抗争。

  其四,选举因素。在台湾“选举挂帅”、“胜者全拿”的政治文化中,政党成了选举机器,理念与主张变成是与对手形成区隔甚至是攻击对手的口号。为了胜选,民进党常常使用“统独”、族群、省籍等意识形态议题作为攻击对手的利器,其结果是使台湾选民分裂成“蓝绿”两大板块,整个社会被无情地撕裂并隐藏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每当选举临近,民进党一方面为了“巩固泛绿基本盘”,便会伺机向“深绿”表忠,冒出一些“出轨”言行;另一方面,为了向中间选民示好,又会喊出一些“良性竞争”、“理性问政”之类的口号。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看到蔡英文及其他民进党政要经常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均可以全然不顾。两年多来,台湾依然选举不断,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急需通过胜选来巩固政党团结、稳住泛绿选民、提升士气实力,只能继续走操弄意识形态的老路,政党改革与转型大多流于口头甚至只是争取中间选民的幌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