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贫富悬殊 症结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0-09-28 11:07:42  


香港继续“无为”下去,贫富悬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中评社香港9月28日讯/“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根治的病症。工人与其与富人、商人对敌,不如争取改善权益而相依共存,振作自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富人,药方一条,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也用之有道’。”《文汇报》今天登出金剑的文章“为港贫富悬殊诊症”,文章内容如下:

  截至今年,香港贫穷人数已逾150万人。按国际的“坚尼系数”,香港的贫富指数高达43.4,在新加坡42.5、美国40.8、以色列39.2之上,列全球贫富悬殊之首。贫富悬殊处理不好,易被居心不良政客点火煽风燃烧起来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可见特首十月的《施政报告》宜列为优先处理重点。

  有政客说:造成香港贫富悬殊是“官商勾结”;有“八十后”青年说:是富者“为富不仁”。两者合起来煽动仇商仇富心态。

          共同分析贫富病根

  首先,大家应承认,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根治的病症,它恰似癌细胞与这个社会共生共存切不掉甩不开。资本家拥有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料(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等),雇用工人为其生产劳动,从而获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的利润,即劳动中的“剩余价值”。因而相比之下,资本家富有,工人仅能以工资过活。要消灭此种状况是不可能的。但政府计划经济却限制了生产力的发挥,政府“包养”人民的结果是养了懒人也妨碍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在香港,“消灭”资本家和商业运作,香港就完了,你我都完了。与其与富人、商人对立,不如争取改善权益而相依共存,此乃明摆着的事实。

  其二,香港贫富悬殊并非一九九七年回归之日始。回归之前,香港早就存在富可敌国、贫无立锥的悬殊状况。房屋署的寮仔部就是专门用来清拆穷人山边的铁皮木屋群的。那时的“鸡寮”(观塘)、“老虎岩”(乐富)、黄大仙等地都是穷人聚居之地;而住跑马地、半山区洋楼者非富则贵。香港“九七”前的贫富“坚尼系数”是42.8,回归后十三年来只微升0.6个百分点,因而把贫富悬殊原因统统算在特区政府头上不但不符事实,也引起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疑问。

  其三,比对之下,香港实乃福地。若到印度孟买或巴基斯坦,看到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住破茅棚,在绵延几十公里堆积如山的垃圾堆寻找“食物”之惨况,香港人应知住高楼大厦和排队买股票、上茶楼“叹茶”的幸福了!有长者捡纸皮拖汽水罐过日子吗?有。关键在于:香港的经济和生产结构已经转型,港人搵食已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么简单、容易。那时无知识无生产技能的家庭主妇、老太婆也可剪线头、插胶花养活自己。现在厂房北移已逾三十年,进入廿一世纪,我们仍可靠简易的“手工作坊”不用知识劳动搵食吗?怀旧,使部分人不思进取而甘当等待、伸手派,应是“贫”的原因之一吧。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