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新时代对台战略调整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8-05-01 00:05:46  


图3:(图表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数据自行制作)
 
  第四,外交上,基本上改变了自1949年以来两岸“外交竞赛”中的“拉锯战”状态,使台湾当局的“邦交国”下滑现象呈现不可逆性状态。1949年迄今,除了马英九主政的八年,两岸一直在进行“外交争夺战”。回顾过去近70年,尤其1988年至2008年之间的20年间,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主政的台湾当局推行“台独”分裂主义路线,两岸之间的“外交争斗”空前激烈,两岸互挖对方的“建交国”或“邦交国”成为常态。在这期间,台湾当局争取到20个国家(有多个国家与台湾当局在“建交”后又“断交”,接着又再“复交”以及“断交”)与它建立“邦交”关系,其中,除帛琉外的19个国家均是从大陆的建交国中“挖掘”而来。但相对来说,台湾当局在这期间也有19个“邦交国”被大陆方面挖走。 那段时期,由于两岸力量差距不大,加之台湾实行“金钱外交”,致使大陆在两岸“外交争夺战”中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两岸“外交竞赛”中通常会出现所谓“拉锯战”。但近十几年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台湾当局已没有实力继续通过“金钱收买”手段去进行所谓的“拓邦”,致使其“邦交国”数量不断减少;相反,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壮大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与大陆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多。目前全世界有197个国家,与大陆建交的有175个,与台湾有“邦交”关系的仅有20个,而且这20个也难以保住,还会继续下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台湾当局的“邦交国”数目一旦减少,就很难再回升,所以过去的“拉锯战”现象不复存在,这是两岸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五,军事上,两岸军事实力对比严重失衡。其一,从军费预算来看,1999年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的1986-1998年期间,为支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国防经费比重一度下滑;自1999年开始,军费预算开始逐年增加。从大陆、台湾、美国三方在1998、1999和2017这三个年份的军费预算对比来看,基本情况如下:1998年,大陆的军费预算是112.90亿美元,台湾的军费预算是79.8亿美元,美国的军费预算是2682.07亿美元;1999年,大陆的军费预算是130.03亿美元,台湾的军费预算是84.44亿美元,美国的军费预算是2747.85亿美元;而2017年,大陆的军费预算是1517亿美元,台湾的军费预算在10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军费预算是5827亿美元(请参见图3)。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可知,30年前尽管两岸在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方面差异巨大,但军费预算竟然相差无几,台湾的人均军费预算远远高于大陆,至少从预算上看,两岸的军事实力与各自体量完全不符,正是这种不符给了李登辉公然提出“两国论”、制造台海危机的勇气。然而30年过去了,大陆的军费预算早已从百亿美元级跃升为千亿美元级,增长了12.5倍,跃居世界第二,而台湾的军费预算却仍然停留在百亿美元级,不足大陆的1/15。可见,两岸军事的经济支撑能力出现了巨大逆转。其二,从战略攻防上看,过去大陆的军事力量难以到达台湾岛以东的海域,那时台军的主要战略防御地带是台湾岛的西海岸,台湾岛东部基本属于战略支援地带。现在大陆航母到台湾岛以东海域巡航逐渐常态化,战机绕台飞行也逐渐常态化,将来一旦有事,可立即切断台湾来自东部的外援。过去,大陆军队主要从西部攻打台湾;而现在不同,解放军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展开军事进攻,这使得台湾在战略上处于大陆军队的包围之中,防御战略很难支撑。大陆的这些战略突破和优势都会对“台独”构成威慑。其三,从武器装备上看,大陆各种新型武器的研发和投入使用,也使大陆军队的远端打击能力和区域拒止能力在未来战争中保持绝对优势。总之,在两岸军力对比上,大陆已经获得压倒性优势,且解放军的战力还会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随着两岸综合实力对比的日益悬殊,大陆在战略上已对台湾形成全面压倒性优势,这改变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岸关系基本格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