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对台军售,美对华战略博弈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16-11-27 00:03:23  


 
  由于中国在中美关系中可以使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筹码在不断增多,并且两岸军事实力差距之大使得军售行为的军事意义大减,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台军售可以发挥更多政治作用,成为美国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的政治工具,继续用来传递政治信号,甚至用来达成某种政治谅解。事实上,要解决两岸在统独问题上的根本性冲突,或者中美在对台武力使用问题上的长期争执,都需要中美就美台军售行为达成正式或非正式谅解。对于这一谅解,中美双方的诉求清晰可见,中国要求美国放弃对台军售,不干涉中国内政,不以政治或非政治的方式支持“台独”;美国要求中国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不破坏台海和平现状。美国学者史文建议双方可以提出这样的具体保证:中国承诺不会在不是因为台湾直接的“独立”声明或美军在台湾部署武装力量而导致的紧急事件中对台湾使用武力,美国则保证不在台湾部署军队也不会向台湾提供更高性能的军备支持,但是这种共同承诺和限制条件能为台湾带来什么利益,中美还必须说服台湾领导人。哈佛大学教授保罗.肯恩从挽救美国经济的角度来考虑中美可能的政治交易,他认为美台关系是冷战产物,台湾融入大陆将不可避免,因此终止美台军售、放弃台湾,首先可以换取中国勾销其持有的巨额美债,同时避免中美军事冲突的风险。(13)这些建议目前看来很不现实,但是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随着美台军售的军事意义日益下降,类似的更为现实的提议或许会有实践的机会,因为美台军售成为中美战略利益博弈的工具,已然是事实。

  美对华战略辩论与美台军售的未来 

  美国台海政策以模糊、平衡着称,在一法三公报基础上长期保持稳定,但是随着中国实力和两岸形势包括台湾岛内政治的变化,美国国内对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关系法》(TRA)这两个政策的适用性一直都有辩论。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需要一个与“亚太再平衡”战略相适应的台海政策,而传统的台海政策是否适应对华战略,美台关系(TRA和以TRA为法理基础的军售)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等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尖锐争论,出现了针锋相对的“弃台论”派与“保台论”派,两派各有不同的目标追求、论述逻辑和政策建议,未来可能影响美国决策的方向。在亚太再平衡——中美关系——美台关系的政策层级结构中,这两派的争论必然会发生,它们在政策上代表了美国政府不同的抉择方向,在战略上反映了美国学界两种不同的思维逻辑,即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战略与现实主义战略。在这两个不同的战略思维之下,美台关系、TRA、美台军售可能面临不同的未来。

  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价值观,自由主义和美国建国之初的理想主义传统结合在一起,为美国的对外战略确定了基本目标,即美国要以自身为榜样将自由民主推广至全球。随着1918年威尔逊主义的提出,自由主义最终成为美国大战略的主导思想,奠定了国际霸权主义战略的基础。自由主义国际战略要求美国不仅要解决全球问题,还要推动建立基于国际机制、代议制政府、开放市场和人权的世界秩序,(14)简言之,美国要为了自由民主在全球的实现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在自由主义的战略思维下,美国的台海平衡被视为亚太平衡战略的一部分,与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同盟关系一起都是成为地区稳定机制的组成部分,因为无论是平衡或是再平衡战略,都是为了美国所希望出现的亚太和平稳定。美国与一个没有外交关系的实体建立安全伙伴关系,从自由主义战略的角度来看是基于以下理由:其一,美国在台湾拥有广泛战略利益,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棋子,现有的美台关系有助于美国稳定台海局势;其二,台湾是检验中国战略走向的风向标,是判断美国对盟国义务的信号灯。(15)其三,台湾与美国分享着相同的民主价值,“在自由、人权和政府质量上,台湾比中国的份量要重”,(16)维持与台湾的关系是推广自由民主的现实需要。这种自由主义的战略思维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支撑着“美台军售是对台湾不变的承诺”、“放弃军售等于放弃台湾”这一类政策主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