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深度专访:袁征谈美国大选态势

http://www.CRNTT.com   2016-11-07 00:12:37  


 
  中评社记者:您认为未来如何更好的促进中美关系朝良性发展?

  袁征:首先是在能合作的领域尽可能合作,尽可能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合作的空间,在这个领域实现双赢,这样最起码能够维持双方基本的信任。另外一方面,对于可能出现的分歧,要通过对话来进行管控。不要让这些问题出现外溢,把整个中美关系颠覆掉。如果一旦出现问题,要想办法把负面的效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让它颠覆中美关系的正常轨道,这是现在没有办法的办法。比如网路安全问题,双方可以通过对话交流一些看法,达成一些相对的共识,甚至交流一些相关资讯和情报。目前两国共同打击网路刑事犯罪,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有些问题一时间解决不了,也要进行一些管控,这可能是比较务实的看法。我觉得无论是从双边利益来讲也好,还是从全球治理而言,尤其是亚太地区的稳定来讲,中美必须要合作,这应该是双方基本的底线。

  中评社记者:朝鲜进行了第五轮核试验,对此,美国防长卡特说是中国的责任,而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称朝核问题的实质在于朝美矛盾,您认为,朝美中三国未来的走向是?

  袁征:这个情况很微妙。一方面,中国官方的政策非常清楚,即主张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局势的稳定,希望通过和平对话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中国在半岛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曾获得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称道。卡特这种对华的指责是有失公允的,也就是一面之词而已。另一方面,中国的认知和政策手段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战略目标,和现实的发展有所背离,因此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不过,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如何应对朝鲜、朝核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与朝鲜的国家关系时,我认为中国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声音、看法。中美各自的说法都有其中的道理和用意,美方指责中国,是因为它的逻辑是认为中方在制裁朝鲜一事上没有“下狠手”,没有对朝鲜施加足够的外交和政治上的压力,而中国是有能力这样做的。但中国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不干预对方内政,对朝鲜的影响力有限,朝鲜也并不是对中国言听计从。

  中方这样的话是有道理的。奥巴马政府执政八年,美国并不愿意和朝鲜坐下来谈,只愿意和亚太盟友们协调行动,加强这一地区的军事威慑力量,加大对朝的制裁力度。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在利用朝核问题加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部署,加强美日韩的同盟关系。在经历过几轮“六方会谈”之后,美方实际上对这个机制失去了兴趣,认为解决不了问题,阻止不了朝鲜拥核的进程。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眼见“六方会谈”没有取得它想要的结果,于是就改变了策略,实施战略克制,不太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去同朝鲜对话,甚至认为中国应该负起更多责任。另外美国也认为,朝核问题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它加强同盟关系、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军事存在是有益处的。人们可以设想,假如这一区域非常和谐,那么美国军事存在的意义就会大大下降。所以说美国心存侥幸,有个小心眼儿,就是只要问题不爆发出来,适度的紧张是美国所需要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