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专译:美日或联合菲澳在南海对抗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6-03-15 00:11:05  


 
  不管中国如何应对,重要的是美日同盟需要利用好建立不久的“同盟协调机制”,开始针对中国制定共同政策。任何针对中国的回应都必须兼顾总体战略和政治经济影响。第一个当然的战略回应就是美国海军或者空军直接无视中国的防空识别区声明,迅速派机飞跃该区域。尽管此举或会用力过猛,但很可能促使日本采取相同的行动,美日甚至可以考虑说服澳大利亚也参与进来。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拥有海上监控飞机,如果菲律宾全力支持,澳大利亚的AP-3C猎户座反潜机和日本川崎P-1海上巡逻机可以从菲律宾起飞,从而将行动变成一个四国参与的共同行为。长期以来,各国都不敢用多边行动把中国逼入绝境,而这种畏惧也让改变中国行为的合理努力付之东流。

  这次菲律宾的上诉案连同中国的升级行为给美日联盟提供了绝佳的外交机会,在南海地区和欧洲都是如此。中国对区域内其他国家领土和权利的侵犯不断加剧,这不仅不符合地区惯例,其潜在威胁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把这些行为有违国际法的一面展示出来,会在很多领域削弱中国的公信力。在地区内,美、日、菲、澳应当在仲裁公布前就向东盟国家解释清楚这起案件的复杂性,并且支持各方在遵守仲裁结果这一点上达成一致。但对美日同盟来说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因为在如何处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问题上,很多东盟国家在某些方面和中国的做法别无二致。但至少,在反对九段线方面,这次判决有能力令各国联合起来。

  如果在外交上取得共识已然不易,那么考虑推出共同政策显然为时过早。但是,取得区域内的共识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首次让中国陷入被动。长期以来,菲律宾总是在这场和中国的外交及法律斗争中首当其冲。日本和美国的领导人应当在所有东盟国家参与的会议上都把这个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当然,美国国防部长卡特(Ashton Carter)更应于今年10月在夏威夷举行的东盟﹣美国防务双边会谈上争取令双方达成共识。

  日、美、菲、澳的外交官还应把案件的消息带到欧洲的权力核心。长期以来,由于旷日持久的中东冲突和俄罗斯的复仇主义行为,欧洲的决策者们已经不再关注国际和亚洲事务了。然而这次判决却真实地发生在欧盟的后院中,及其组织和机构里。不仅如此,海牙国际仲裁法院,无论其合法性、认受性还是在当前国际秩序体系中的位置,都代表了欧洲争端解决部门的精华。欧盟的领导人需要知道,这次仲裁不是一个“亚洲问题”,也不是一个“中美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未来国际秩序的争论。在这场对话欧洲必须参与其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