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中国制造业将以空间换时间

http://www.CRNTT.com   2016-02-04 08:00:51  


  中评社北京2月4日电/2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016年1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创近40个月新低。而此前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此为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经济参考报发表经济学博士陈涛文章表示,两组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在短期内运行将不甚乐观。除了元旦春节因素外,当前中国工业利润额绝对下降和制造业PMI出现新低,既与近期国内外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需求总体偏弱,进出口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有关,也与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和去库存有关。简言之,是市场需求结构加快调整和消化过剩产能提速相互作用的结果。伴随着结构调整力度增大,未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或将进入以空间换时间的转换阶段。

  所谓以空间换时间,就是要暂时牺牲传统制造业一部分利润,换取结构调整更快到位。阵痛来的越剧烈,过剩产能就越早出清,复苏也才能尽早到来。

  文章分析,当前制造业正面临需求与成本的双重“挤压”。国际金融危机治理以来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总体曲折反覆,导致中国外部需求总体不振,2015年全年出口总额下降1.8。而过剩产能消化进展不畅,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工业品市场的供求矛盾,2015年中国采矿、原材料等产能过剩行业集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了21.9%,是当前工业利润转负的重要原因。同时,工业地价上升,以及城镇住宅价格快速上升向劳动力成本传导,工业企业固定成本高企,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8元,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04元,较2012年提高了0.24元。但受终端市场需求制约,工业出厂品价格连续46个月同比下降,连续24个月环比下降,导致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受到明显挤压。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客观上需要经历一个以空间调整置换时间的过程。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各地的两会可以看出,中央高度重视过剩产能化解工作,地方也在积极落实。预计今年中国钢铁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和僵尸企业的市场退出进程将会加速,资产整合、清理、折旧、报废和处置不可避免形成损失,将反映在当期经营成果中,势必进一步增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回升压力。

  同时,制造业进一步降低积压库存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设计新型工业产品到形成自主盈利能力,还需要一定时间,也将影响到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整体利润率。还有,当前相当部分高技术制造业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还需要政策大力扶持、资本大规模投入和高强度科技研发,而市场运行不稳定性有可能影响到这些企业利润率的稳定性。

  文章指出,应该看到,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迈出关键步伐,计算机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行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这些情况表明,通过旧产能、过剩产能的加快消化,大力增加在新产能上的投资,完全有可能缩短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间。

  文章认为,在制造业增长进入以空间换时间轨道的过程中,需要坚定淘汰清理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的决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排处置企业员工,拓展下岗工人再就业途径,加快相关不良贷款核销,大力引导社会资源向工业转型升级方向转移,促进工业内生增长动力的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