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一位历史见证者对习马会的观察心得

http://www.CRNTT.com   2015-11-13 00:21:44  


1990年郝柏村访问新加坡在香格里拉饭店游永的照片,当时右三穿着浴袍的人就是李建荣。(中评社 倪鸿祥摄)
 
  李建荣甚至觉得,就以国民党2008年重新执政到现在的7年多,两岸之间的交流、进展、合作,真的是有始以来最和平的阶段,也是各层面大交流、大发展、面对面沟通交流的阶段,两岸领导人到现在才见面,其实也稍微晚了点,这表示原先的障碍、很多的障碍是政治的障碍,政治的障碍在很多的坚持,如果能够想通的话,基本上很多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他指出,虽然对方不愿意在国际场合进行“马习会”,但新加坡当然是国际场合,两边都以领导人身份会面,以“先生”互称,至少也说明双方有妥协的地方,也有坚持的地方;坚持的地方是,双方还没进入政治谈判,所以互不承认国家主席与“总统”的地位,所以双方不以职衔来称呼,而以“领导人”相称,从中文的角度来讲,其实已经涵盖了“汉字”的艺术。

  李建荣也从1990年到2015年新加坡在两岸之间充分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如何得到两边的信任做一分析,1990年的春天,国民党在主流、非主流的斗争后,李登辉与李元簇经由国民大会代表顺利当选正副“总统”,李登辉当选后,紧接着在当年的6月份就在圆山大饭店召开国是会议。

  李建荣说,当年的国是会议,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对于两岸的议题要怎么处理,因为当时开放探亲已经两年了,这两年衍生出很多的两岸互动交流的一些问题,当时的立法与相关的配合是来不及的,原先的政府在1984年左右,也就是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号召的时候,当时蒋经国是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来应对,但开放探亲显然“三不政策”要做适度的调整,所以李登辉决定要召开“国是会议”。

  他表示,国是会议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建议两岸未来的发展应该要成立一个官方授权、民间性质的中介团体与大陆接触。因为开放探亲后出现很多文书验证的问题、遗产继承的问题,婚姻的问题、旅游的问题、甚至投资等问题接踵而来,所以当时国统会在那一年成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